科学不关心孤立或巧合的个别现象,任何成功的科学实验都可以在不同的研究主体间重复检验,只有通过研究事物与现象之间发现了重复性,科学规律才具有客观性与预测性。实验科学是现代自然科学的基础和开端,在科学共同体内以及规模培养的学术体系中,实验与自然科学成为了密不可分的整体,并逐步奠定了科学最重要的基本特质之一:可重复、可验证。
为了保证科学规律的客观性,任何人声称的新科学发现,要想获得承认,就必须向社会公开,以便使之能够置于同行的监督下,其他人按照其公开的程序和方法都能对实验进行重复性检验。特别是现代科学发展到今天,研究的课题日益复杂多样,学科分化更加精细,领域和方向更加细分,使得科学实验的形式也不断丰富和多样,实验设备越来越复杂,实验规模越来越大,大型实验设备耗费巨额资源。
由于科学技术对经济和社会发展影响巨大,世界各国都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支持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每天全球数以千万计的科研人员都在做各种各样的实验(试验),由于信息鸿沟以及保密的需要,这些实验中很多都是重复进行,如果将全球每天的实验统计其耗费的资源和时间、精力,其结果必然是惊人的。
当然,另外一个不能忽略的数字是,在这么惊人的实验数量当中能够获得预期结果的实验非常少,既实验成功的数量远低于实验失败的数量。成功的实验数据可以写成论文公开发表(拒稿以及其他原因)并成为其他科研人员可供借鉴以及现代科技发展的基石,而大多数失败的实验,实验方法、实验数据除了成为实验小组封闭体系中的“成功之母”外,大部分都随着项目的解散而消失在历史的尘埃中。
事实上,这些失败了的实验相当重要,从某种程度上,它甚至比成功的实验数据更重要。通过不成功的实验案例可以获知本研究领域内失败实验的条件、方法、程序和数据至关重要,它不但可以让其他科研工作者少走弯路,少走冤枉路,少浪费资源,更重要的是可以几何级的提升相关领域实验效率和成功可能性,这有点像排除法,将所有失败实验的可能都排除了,剩下的要么就是正确的,要么就是思路和路线完全错误(当然,这其中非常复杂不能简单类比)。
我们知道,上世纪60年代诞生SCI的核心就是科技期刊和论文索引(Index),就如同图书馆内的图书分类卡片,在资讯不够发达的年代,SCI对于科技人员查阅最新文献、减少期刊订阅成本、追踪国际科技前沿以及具体的课题研究时有较大的帮助。从某种程度上讲,SCI、EI等都是成功实验所发表论文的检索系统,而当时想要将浩如烟海的失败实验数据集中起来再进行分类是完全不可能的。
然而在当下,随着互联网和大数据科学的发展,建立失败实验数据搜集、整理和分类已经不是问题了,特别是开放存取(OA)和共享概念的深入人心,将项目组可以公开的失败实验数据公开给科学共同体,无论是以大数据还是以小数据的形式呈现,对科研效率和效益都会极大提高,还将对现代科学范式产生巨大的影响。
在这方面,我们国家完全可以建设相关的平台逐步实现对于失败实验数据的搜集、整理和分类,在我看来,它甚至可以成为一个巨大的生意,从本质上说,这也是一种诸如web of science的数据科学分类,这种平台只要能做起来,关注度绝对不会低,话说哪个科研人员不想看看自己领域有哪些失败案例对于自己的指引和启发呢?毕竟对于有远大志向的科研人员来说,时间就是科研生命啊!
(2019-11-29)
上一篇:说说大学的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