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高考·教育管理信息化应用巡讲公益行 系列活动正式启动
4月26日,由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主管的中国教育信息化杂志社携手杭州铭师堂教育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共同发起的“互联网+新高考·教育管理信息化应用巡讲公益行”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在教育部南楼召开。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主任助理刘学民,北京市教委基础教育二处副处长马可,西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与传播学院院长郭绍青,河北省教育发展研究与信息管理中心主任赵立华,中国教育信息化杂志社社长周一,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主任贾美华, 绵阳市教育技术中心主任吴明友以及呼和浩特市电教馆、昆明市五华区基础教育科学研究中心、石家庄市教育信息化管理中心教研室、贵州教育网、北京市大兴进修学校、浙江大学附属中学、北京中学等单位相关负责人出席启动仪式。
此次活动主旨是为了深入贯彻《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提出的“进一步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深化普通高中教育教学改革,稳妥推进高考改革”相关要求,积极探索“互联网+新高考”形式下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应用模式,充分激发“互联网+”信息技术对教育的革命性影响,全面提升教育信息化支撑教育观念更新、模式变革、体系重构,助力教育信息化从相加式应用向相融式应用的高阶演进。
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主任助理刘学民
刘学民指出,如今,信息技术创新日新月异,教育信息化应用创新浪潮蓬勃兴起,各项标志性工程和重点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成效显著。特别是日前教育部印发的《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提出要到2022年基本实现“三全两高一大”的整体目标,即教学应用覆盖全体教师、学习应用覆盖全体适龄学生、数字校园建设覆盖全体学校,信息化应用水平和师生信息素养普遍提高,建成“互联网+教育”大平台,推动从教育专用资源向教育大资源转变。实现从提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向提升师生信息素养转变,实现教育信息化从融合发展向创新发展转变,开启了以信息化2.0服务支撑教育现代化和教育强国建设新征程。
杭州铭师堂教育市场部执行总经理郭庆伦
杭州铭师堂教育市场部执行总经理郭庆伦致辞介绍,杭州铭师堂教育十几年来一直专注于优质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建设,已经建成一个以大量优质教育资源为基础的教学管理平台。其内容涉及到了学科教育、生涯规划、心理教育和励志教育等多个方面,并且基于大数据进行智能分析,从而辅助于教学管理,有效的补充了学校的教学资源,提升了教学管理效率。这次联合中国教育信息化杂志社共同发起了互联网+新高考·教育管理信息化应用巡讲公益行系列活动。通过专家指导新高考背景下借助教育管理信息化技术和数据智能科技力量,新高考和信息化建设必定会深度融合为一体、相互促进实现“互联网+新高考”下的信息化建设。
西北师范大学教授郭绍青
郭绍青教授深入浅出讲解了信息技术变革教育的四个阶段。其中,在第三阶段,群体个性化的互联网教育引发传统学校教育进一步发生变革,让个性化学习方式成为可能。虚拟教师与人类教师共同完成学生的知识传授与技能训练活动,人类教师在人的发展、人格的培养、情感教育、能力提升的维度发挥机器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第四代智能化个性化的互联网教育重构学校教育基础上,智能个性化的教育体系把网络平台虚拟空间作为学习场所,将会随时随地自动更新学习者的知识与学习能力等级。郭教授表示,互联网时代的教育变革势在必行,我们要从网络学习空间的深化应用入手,一幅未来教育的蓝图值得我们努力奋进。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主任贾美华
贾美华主任以《基于实证的教学改进研究》为题,阐述了在教育综合改革背景下,怎么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如何利用课堂教学研究建立评价反馈,并对课堂教学进行诊断分析。
杭州铭师堂教育战略合作部副总经理杨佳麒
杭州铭师堂教育战略合作部副总经理杨佳麒以《互联网教育时代的创新育人模式》为题,阐述了铭师堂教育在互联网教育行业具有十余年的深耕和研究,专注于中学生互联网教育的实践与探索,包括中学生学业发展规律、中学生生涯规划和心理健康等方面,致力于为人的更全面发展!随着新高考、教育信息化2.0时代的到来,铭师堂教育不断创新与深化产品,为学校提出了更具针对性的互联网自主学习、互联网心理、互联网生涯规划、互联网励志等解决方案。
绵阳市教育技术中心吴明友主任
吴明友主任在案例分享中提到绵阳市在落实实施“互联网+教育”融合创新教育过程中,教育技术装备快速提升、教育资源建设成效显著、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诸多基于“互联网+教育”等方面应用也得到了老师、学生、家长的充分认可。
巡讲公益行启动仪式最后,中国教育信息化杂志社周一社长为杭州铭师堂教育进行了授牌。此次启动仪式的顺利开展,为河北省、内蒙古自治区、贵州省、云南省四个区域研讨会全面展开做好了铺垫。我们将以此为契机,届时将及时示范推广互联网+新高考教育管理信息化应用典型案例和经验模式。
中国教育信息化杂志社周一社长(右)、铭师堂教育战略合作部总经理史耀辉(左)授牌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质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者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