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联合国2016年统计,中国和印度共拥有世界三分之一的人口,两国经济发展迅速,都是世界上增速最快的经济体之一。印度和中国一样是世界高等教育大国,高等教育规模位居世界第三。在经济全球化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背景下,印度开始重视高等教育发展,通过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来提升国际竞争力,是印度高等教育发展的目标之一。
印度有长达两个世纪的英国殖民历史,直到1947年才获得独立。因此,印度的高等教育有着深深的英国殖民烙印,印度大学的教学语言主要是英语。独立之前,印度只有20所大学,500所学院,不到21万名学生。独立之后,印度高等教育得到了快速发展,印度大学拨款委员会2014-2015年度报告统计显示,自独立至今,印度大学和科研机构数量增长了40倍,学院数量增长近82倍,入学人数增长了127倍。印度在其“十一五”高等教育规划(2007-2012)中明确提出,要建设14所世界一流大学,后改名为创新型大学,致力于达到世界一流大学标准,这标志着印度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计划被正式提上日程。
根据规划(2007-2012年),印度将即根据世界一流大学标准,政府给予选定大学相应资金和教学科研支持,建设14所创新型大学,增强印度大学全球竞争力,使印度成为全球创新中心。为促进这一计划的实施,印度分别开展了“卓越潜力大学资助计划”(Universities with Potential for Excellence, UPE)、" 卓越潜力学院资助计划”(Colleges with Potential for Excellence, CPE)、" 卓越潜力学科资助计划” (Colleges with Potential for Excellence in a Particular Area, CPEPA)等致力于提升高等院校科研水平的高等教育发展计划。
印度根据国家评价委员会资格认定标准,从不同层次选取了符合标准的大学、学院和学科进行重点资金支持建设,以求不断提升整体科研实力,推动世界一流大学建设。
1. 卓越潜力大学资助计划
遴选“在教学科研活动中取得显著进步,具有发展成为世界一流大学潜力”的大学,由大学拨款委员会为其提供资助。通过促进入选大学改进教与学的方法,设计友好型的课堂组织形式,改变评价方法等,实现教学、科研目标,使这些大学成为追求卓越、具备世界一流大学水平的大学,在国际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入选大学要具有保证大学整体科研活动良好运行的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并拥有高水平的研究活动,追求卓越,进行校企合作与社会拓展。另外,由国家评价委员会认证等级为"A" 的大学可自动成为”卓越潜力大学资助计划”的资助对象。
该计划的目标为:在教学、培训、科研与管理等方面实现卓越发展,以应对未来的挑战。加强学术与基础设施建设,为实现在教学、研究、拓展项目上的卓越与创新发展提供保障。提升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学习与教学水平,基于灵活的模块学分认定系统与国际通用的创新举措。促进与国家层面及地方层面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相关的科研项目发展。促进与国家其他中心、部门、实验室的联络与合作。鼓励开展任何有助于实现上述目标的活动。
2. 卓越潜力学院资助计划
印度除了对重点大学进行资助建设以外,有相当部分的学院也有着较高的教学科研水平。这些学院通过创新的方式利用人力、物力资源,达到较高的教学与科研水平,具有达到学术卓越的潜力。国家认定在教学、科研、拓展活动中已达到较高水平并有达到卓越水平潜力的学院,并为“卓越潜力学院资助计划”选定的学院提供发展基金,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帮助其达到更高的学术标准。
资助建设的学院需建校10年以上;得到《大学拨款委员会法》相关条款承认;由国家评价委员会进行认证,且在申请"卓越潜力学院资助计划”第一期国家评价委员会认证等级至少为“B”;得到认证的学院当中,优先发展自治学院;学院教师在“卓越潜力学院资助计划”进行期间不得进行调动;校长需定期换届;农业、医药、口腔、护理和制药类的学院不予考虑。
该计划的完成目标为:加强学术基础设施建设,为实现与国际标准相当的教学、科研、外延项目发展水平提供保障。基于灵活的模块学分认定系统与国际通用的创新举措,提升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学术水平。提升与国家和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紧密相关的学术项目的质量。提升学院本科教学水平。加强与其他高等教育部门、国家实验室、中心的联络与合作。推广以技能为导向的项目合作。
3. 卓越潜力学科资助计划
印度除重点资助建设重点大学和学院外,另从“卓越潜力大学资助计划”中挑选出12所大学,致力于最大化地提升特定学科的科研水平。重点在于促进学科内部、多学科、特定研究项目的发展。对于选定的大学,鼓励并推动相关部进行合作研究,促进志同道合的教职工进行项目合作。
选定领域或学科所属部门,要有高水平的硕博士学位授予项目;制定促进三个以上系进行合作的行动计划,对学科内部和多学科合作进行专家认证并确定协调者;至少要得到一个印度大学拨款委员会所属部门的认证;每个系至少有一名教职人员得到学术组织的认可。
该计划的完成目标为:完善学术科研的设备与基础设施建设,为实现卓越发展提供保障。提升本科生/研究生教学评价过程、研究工作、外延活动的质量并制定相关标准。提高与国家和地方社会经济及其他发展需要相关的学术项目的质量。加强与其他高等教育部门、国家实验室、中心的联络与合作。鼓励大学通过创新科研工作,填补现有知识的缺陷。成为国家特殊领域的智库储备。
更多方式
印度建立世界一流大学的另一重要途径是鼓励大学与社会机构合作,实行跨学科、跨领域研究,形成大学之间的国际化合作模式,提高本国高等教育的国际竞争力。2015年,印度开始推行”留学印度”(Study in India)政策,同时修订相关法律,为国外高校在印度建立海外分校提供便利。印度允许外国高校在印度建立分校,但外国高校要符合相应条件:至少有20年的建校历史;建校不以营利为目的;得到本国或国际认证机构认证;至少在三大世界大学排名(THE、QS、ARWU) 的其中之一位列前400;提供与本国高校质量相当的项目和课程。例如,卡帕罗集团是英国一个经营钢铁、工程和宾馆的公司,它与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合作在印度建立了一所新校。印度鼓励国外高校在印度建立分校的目的在于吸引来自亚洲以外地区的留学生,实现高等教育国际化,还可以走出目前因印度学生出国留学人数上升而带来的智力外流困境。
近期,印度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方面又有了新动向,印度政府表示将设立一个教学和科研的监管机构并制定详细的计划,推动10所公立大学和1 0所私立大学成为世界一流大学。20所高校的选择可以参考印度的国家大学排行榜(The National Institutional Ranking Framework, NIRF)。入选成为“世界一流大学”的高校,将享有行政、学术和财务自由,可以决定自己的费用结构,不再受大学教育拨款委员会和大学教育赠款委员会的管制,可以开设符合国际高端教育标准的新课程。此外,还可以在不需要政府许可的情况下聘请外籍教师、招收外国学生并与外国大学合作。
参考文献
[1]刘海燕. 印度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解析[J]. 世界教育信息. 2018年01期 [2]祝宁, 韦维, 钱畅. 印度百所高校力争“世界一流大学” [J]. 世界教育信息, 2018年03期.
(2019-06-03)
上一篇:沙特阿拉伯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简介
下一篇:香港地区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