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说科研&微言谈教育 教育专栏 > 微言谈教育专题 > 诚信观 > 正文

《教育部对《高等学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办法》公开征求意见》短文的更正声明

来源:中国教育信息化网
作者:李志民

  本讲堂昨天发布了关于《教育部对《高等学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办法》公开征求意见》的短文,引起了网友、群友的关注。该短文分为两部分,前半部分为新华社通稿,准确反映了教育部征求意见和建议的诚意,请大家多提宝贵意见(凡是在本讲堂主题下的评论意见或私信反映给我的,我将负责转达大家的意见和建议);短文后半部分(征求意见稿链接之后)的三段文字为本主编个人的评述观点。为了避免误导网友群友,现将表述个人评述观点的三段文字重新摘录如下:

  学术不端问题的根源是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中诚信缺失的后果,也是社会失范的结果,发达国家同样存在学术不端。发达国家发生的学术不端直接影响周围同行的利益,同行会群起而攻之,监督效果明显; 中国的学术不端往往是为了套取国家资源,申请项目,套取经费,骗取荣誉等,不直接影响同行利益,同行监督强度小很多。

  治理学术不端问题要像中央抓反腐败工作一样,“老虎苍蝇”一起打。当前的学术不端更多地是发生在学术权威周围,打着国家利益旗号给自己设项目、经费使用不规范、项目评审靠人情、申请项目过度包装等。打学术老虎能起到震慑作用,效果会更明显,有利于制止学术腐败之风蔓延,减少科研经费浪费。

  政府部门要切实重视对学术不端的治理,事关创新型国家的建设和民族复兴,也关乎到国家声誉、民族优良传统的继承与发展。各个大学和研究机构都制定过学术规范之类的规定,各个部委都对治理学术不端发布过相应的办法或条例等,国家还成立了由十个部委组成的科研道德联合办公室,从文字上足见我们对学术不端问题的重视程度。但国家有关部门连对论文代写代发机构都不打击,我们对学术不端和社会诚信问题真正重视吗?

  (2016-04-20)


访谈视频
相关文章
访谈嘉宾
分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