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义与涵义的汉语拼音均读作“hányì”,是一对同音异形词。在近几十年的文献中,不论是文学著作,还是科技论文,抑或是语文课本,含义与涵义均有着广泛的使用。如,老舍《四世同堂》二七:“今天,看见钱少奶奶,他又想起来那句话,而且完全明白了其中的含义。”魏巍《东方》第三部第十二章:“她开始搜索他们认识以来记忆中的每一件事情,从新的角度上来思索它的含义。”鲁迅《华盖集•咬文嚼字二》:“字面虽然改了,涵义还依旧。”茅盾《幻灭》五:“他反复推敲李克那几句极简单的话里的涵义。”
这就很容易使读者产生这样的疑问:“这两个词的意思有什么不同呢?”尤其是两词同时出现在同一段文字中,就更让人难以理解。例如:今天,对建筑物的称呼,有的还保留着传统的涵义,有的随着时代的变迁,含义已经发生了变化。(转引自《语文学习》1997年第4期第16页)。而在《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等工具书中,也多是两词并收。那么,含义与涵义这两个词究竟有何异同,又该如何使用呢?
首先,我们从文字的层面来解释,在《新华多功能字典》(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1版)中,“含”字共有四个解释,其中与含义一词有关的解释为“存或藏在里面;包括在内”;而“涵”字共有两个解释,与“涵义”有关的一项释为“包容;包含”。可见,含与涵均有包括、包含的意思,但“涵”比“含”字多了“包容”的解释。
再从词语的解释进行辨析。在《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12年第6版)中,“含义”释为:(词句等)所包含的意义,例如,这个词用在不同场合有不同的含义,这句话的含义很深刻;也作涵义。而“涵义”一词的解释则为:同“含义”。由此可见,含义与涵义不仅是一对同音异形词,还是一对同义词。
也有人从逻辑学的角度阐述了二者的区别:含义与涵义意思几乎一样,是同义词,均指事物包含的意义,但含义偏客观内在和实在,而涵义更强调逻辑外延。如果您还不能区分含义和涵义的区别的话,请体会一下“内含”和“内涵”的区别。近年来,我们经常说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您不可以用高等教育“内含”式发展。
近年来,为体现科学技术的科学性和缜密性,国家大力推进科技名词规范化,提倡使用规范的汉字和科技名词,并提出“一词一义”“一义一词”的基本原则。而由《现代汉语词典》对两词的解释也可以看出,规范的词形应为“含义”,而对于“涵义”则倾向不用。综上所述,对于“含义”“涵义”这样的异形词,应正确理解和辨析,在使用时,尤其是在科技论文写作和编辑出版工作中,应尽量使用其规范词形。而如上文举例中那样在同一段文字中出现两种不同写法的情况,更是应当避免。
(2018-07-09)
上一篇:药理学与毒理学的区别
下一篇:陋习与恶习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