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量子物理现象的试验很多实验室都成功地实现了重复,但关于量子现象的解释却没有达成一致,也没有形成主流解释,有些解释甚至用上与“意识”有关(推翻了自然科学的基本假设)。到目前为止,关于量子物理现象,至少超过十几种的所谓“解释”,而且它的数目仍然不断地增加。很明显,按照唯物主义的观点,在这些花样繁多的解释中,正确的只能是一种,绝大多数都是错误的,甚至很可能,到目前为止所有的解释都是错误的。
我们搞不懂量子论的另一个原因是多数人把微观世界的物质现象当成了宏观世界的社会关系。
在自然科学研究中,宏观泛指大的方面或总体方面,一般认为,肉眼能见到的物体均为宏观物体,宏观物体和宏观现象总称宏观世界。宏观不涉及分子、原子、电子等内部结构或机制。当物理体系的尺寸小到一定的程度,宏观事物的平均性将消失,既物质的宏观特性与微观特性存在差异。物质世界的宏观是连续的,微观是离散的。离散变化是微观世界的一个本质特征。微观世界中的离散变化包括两类,一类是物质组成的离散变化,一类是物理量的离散变化。
宏观世界物质与微观世界不同,因此,我们搞不懂量子论的另一个原因是多数人把微观世界的物质现象当成了宏观世界的社会关系。薛定谔的猫论是奥地利物理学家薛定谔提出的一个思想实验,试图从宏观尺度阐述微观尺度的量子叠加原理的问题,形象地把微观物质在观测后是粒子还是波的存在形式比作宏观下猫的生死,以此说明当观测介入时某量子的存在形式。量子力学告诉我们:除非进行观测,否则一切都不是确定的,可这并不意味着微观上不确定原理一定会变成宏观上的不确定原理,客观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猫既活又死违背了逻辑思维。
“量子纠缠”现象是指在微观世界中,有两个共同来源的微观粒子,只要其中一个粒子状态发生变化,另一个状态立即发生相应变化。美国科学家弗兰克·维尔切克曾把“量子纠缠”比作像一对有“心灵感应”的双胞胎,长得分不清彼此;他们也心灵相通,即便天各一方,弟弟有难,哥哥即刻得知。
以上两个关于量子论的典型例子均是微观物理现象用宏观现象的比喻,并不是宏观世界的实验验证,薛定谔的猫只是一个思想实验,不属于自然科学常用的模型试验。宏观世界物质与微观物理现象是不同的,把微观世界的物质现象想象成宏观物质世界的社会关系属于想象力丰富的科学幻想。我们的认知没有坍塌,只是一些人混淆了宏观世界与微观现象,以及人与物的区别。灵魂、神和鬼对一些人也许可能存在,但他们与量子论没有半毛钱关系。
爱因斯坦和一些物理学家并不接受由薛定谔及其同事创立的理论结果。爱因斯坦认为,量子力学只不过是对原子及亚原子粒子行为的一个合理的描述,这是一种唯象理论,它本身不是终极真理。他说过一句名言:“‘上帝’不会掷骰子。”
关于量子物理现象的争论,是科学需要上一个新的台阶,还是科学回归哲学?
量子是能表示物质特性的物质最小计量单元的统称,这个最小计量单元是随着科学技术发展而变化着的,可以说人类认知能力决定着的。今天这个“最小单元”的“量子”可能会被分得更小,还会有新的名词出现,还会发现更不可思议的物理现象。人类会不断探索下去,这就是科学。
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科学不断从哲学中独立分化出来。科学影响哲学的发展,推动哲学不断前进,是哲学思想产生和发展的源泉。科学的发展指引人们思想的进步,更加清晰的认识事物,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哲学为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影响着科学的探索,科学需要哲学的帮助才能更加进步。
科学是人类对客观世界认识的知识,并不等于任何关于客观世界的知识都是科学。科学要发现人所未知的事实,而不是脱离现实的空想。科学是经过实践检验和逻辑论证的、关于客观事物的本质及运动规律的知识体系。科学只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规律的知识,并不证明客观世界是按照人类认识规律运行的。
(2018-10-07)
上一篇:我不懂量子,但我不忽悠您(三)
下一篇:日本大学的职称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