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大学学术排名(Academic Ranking of World Universities, ARWU),于2003年6月由上海交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世界一流大学研究中心首次发布,是较早发布的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也是国际机构和著名专家认可的世界上较为科学并广泛采用的世界大学排名之一,每年发布一次,2009年起转由上海软科教育信息咨询有限公司(Shanghai Ranking Consultancy)发布。
ARWU使用六个客观指标对世界大学进行排名,包括获诺贝尔奖和菲尔兹奖的校友折合数(简称Alumni)、获诺贝尔奖和菲尔兹奖的教师折合数(简称Award)、各学科领域被引用次数最高的科学家数(简称HiCi)、在《自然》(Nature)和《科学》(Science)上发表论文的折合数(简称N&S)、被科学引文索引(SCIE)和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SCI)和收录的论文数(简称PUB)以及上述五项指标得分的师均值(简称PCP)。
在进行排名时,Alumni、Award、HiCi、N&S、PUB、PCP等每项指标得分最高的大学为100分,其他大学按其与最高值的比例得分。如果任何一个指标的数据分布呈现明显的异常,则采用常规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对大学在六项指标上的得分进行加权,令总得分最高的大学为100分,其他大学按其与最高值的比例得分。
ARWU的指标与权重
一级指标 | 二级指标 | 代码 | 权重 |
教育质量 | 获诺贝尔奖和菲尔兹奖的校友折合数 | Alumni | 10% |
教师质量 | 获诺贝尔科学奖和菲尔兹奖的教师折合数 | Award | 20% |
各学科领域被引用次数最高的科学家数量 | HiCi | 20% | |
科研成果 | 在《Nature》和《Science》上发表论文的折合数 | N&S | 20% |
被科学引文索引(SCIE)和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SCI)收录的论文数量 | PUB | 20% | |
师均表现 | 上述五项指标得分的师均值 | PCP | 20% |
* 对纯文科大学,不考虑 N&S 指标,其权重按比例分解到其它指标中。 |
2007年-2016年间,推出世界大学学科领域排名(ARWU-FIELD),涉及五个学科领域:自然科学与数学(简称理科,SCI)、工程/技术与计算机科学(简称工科,ENG)、生命科学与农学(简称生命,LIFE)、临床医学与药学(简称医科,MED)以及社会科学(简称社科,SOC),使用的指标为Alumni(权重10%)、Award(15%)、HiCi(25%)、PUB(25%)、高质量论文比例(简称TOP,25%),其中工科排名使用的指标为HiCi(权重25%)、PUB(25%)、TOP(25%),并增加了年度科研经费(简称Fund)指标(25%),统计方法与学术排名类似。
2016年起增加特别重点机构排名(Special Focus Institution Ranking)全球体育类院系学术排名(Sport Science Schools and Departments)学术排名排名,2017年起推出世界一流学科排名(Subject Ranking)。
ARWU排名的初衷是找出中国大学和世界一流大学在学术水平上的差距,分析中国大学在世界大学体系中的位置,服务于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ARWU每年实际排名的大学超过1500所,发布的是世界前500名的大学,其中前100名的大学有详细位次排名,后100-400名的大学提供区间排名。2017年,ARWU首次公布501-800名的大学,称之为500强潜力高校,2018年,扩大范围至1000名。
2018年8月15日,2018ARWU排名正式发布,哈佛大学连续第16年蝉联全球第一,斯坦福大学位列世界第二,剑桥大学保持全球第三。在全球前20名中,美国和英国的大学占据19个席位,欧洲大陆的大学排名最前的是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位列全球第19名,亚太地区的大学中,日本的东京大学和京都大学表现最佳,分别位列第22名、35名,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首次进入世界百强,位居第96名,成为十五年来ARWU榜单上进步最快的高校。
今年我国有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三所高校进入ARWU世界百强,分别位列第45名、57名、67名,浙江大学成为继清北之后第三所进入ARWU世界百强的中国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山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排在全球101-150名,华中科技大学和南京大学首次进入世界前200。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天津大学首次进入世界前300。西北工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重庆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上海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今年首次入围ARWU全球500强。
ARWU排名以其数据客观、指标稳定、公开透明的数据来源和排名方法获得国际称赞,但也存在过分侧重理工领域、偏重校友取得诺贝尔奖的多寡的问题,加之院校的整体风气及学生素质也是衡量高校水平的重要指标,因此应理性看待各种大学排行榜,意识到我们距离世界一流大学仍有不少差距,并不断进步,才是排名的真正意义。(责任编辑赵艳玲,主编李志民)
(2018-11-15)
上一篇:关于QS世界大学排行榜
下一篇:关于THE世界大学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