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劳动教育正式与德智体美教育并列,为学生全面发展指明了方向。
生产劳动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劳动教育不能仅仅是课堂上的理论讲授,让学生吟诵的“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家长也不能把劳动教育仅仅理解为就是让孩子洗洗衣、做做饭、打扫打扫卫生。劳动教育是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点和劳动态度,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养成劳动习惯的教育。劳动教育,还要通过生产劳动和公益劳动等来实施。学生在校期间,要按照教学计划的规定,适当参加劳动。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是勤劳、勤奋,在勤劳、勤奋中出智慧。如果长期不重视劳动教育,轻视劳动,我们民族的智慧将会倒退。
劳动教育要让学生真正体现劳动的意义,认识到劳动是公民的义务,也是权利。仅停留在课堂讲授是不行的,还必须让孩子走出课堂到课堂之外的社会实践中。让学生真正理解,各尽所能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每一个公民都应该以自己的辛勤劳动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贡献。只有依托劳动实践,才能使学生养成敬业精神、珍惜劳动成果、尊重劳动人民等。
百度百科上讲,劳动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三个方面:
一、树立学生正确的劳动观点,使他们懂得劳动的伟大意义。了解人类的历史首先是生产发展的历史,是劳动人民创造的历史;懂得辛勤的劳动是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根本保证;劳动是公民的神圣义务和权利;懂得轻视体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者,是数千年来剥削阶级思想残余;懂得把脑力劳动同体力劳动相结合的重要意义。
二、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的情感。养成劳动的习惯,形成以劳动为荣,以懒惰为耻的品质。抵制好逸恶劳、贪图享受、不劳而获、奢侈浪费等恶习的影响。
三、学习是学生的主要劳动,教育学生从小勤奋学习,将来担负起艰巨的建设任务。并教育学生正确对待升学、就业和分配。
(2018-12-19)
上一篇:自主创新并非全指原始发现和发明
下一篇:大学办学理念的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