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知道某学报期刊的影响因子等于该学报在前面两年发表的源刊文本(source items)在当年度的总被引用数,除以该学报期刊在前面两年发表的论文(article)总数量。
在“影响因子”计算公式的分母中,中国期刊与国外期刊的算法差异很大,一定意义上降低了国内期刊的影响因子。作为分母的“论文”(article)究竟指什么呢?按照加菲尔德1995年新的定义,“论文”只包括“原创研究论文”(original research paper)和“综述评论”(review)。
国内办的学术期刊只发表研究论文(research paper),至多登一两篇综述性论文(review)。所以对学报期刊来说,计算公式分母中的“论文”不会有任何问题——它就是一本学术期刊所刊登全部论文的数量。
国外的学术期刊就完全不同了,许多期刊除了刊登原创论文(original research paper)和“评论”(review)外,还要发表期刊社论(editorial)、技术通信(communication)、通告(announce)、读者来信(letters)、科学讯息(News & Views)、观察报告(reports)、短评(comments)等。中国学者非常熟悉的科学期刊——Nature《自然》、Science《科学》、The Lancet《柳叶刀》、Th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美国医学学会杂志》,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等等,都是如此。
最初,加菲尔德把《自然》、《科学》、《柳叶刀》、《美国医学会杂志》等这类期刊上刊登的所有文本都计入分母,但这种做法使得《自然》、《科学》等之类期刊的排名全都在40名之后。针对这一情况,加菲尔德在1975年的JCR报告中,对规则作了调整,规定分母项只包括三类“学术文本”:原创研究论文(original research paper)、评论(review)和技术报告(technical notes)。1995年度的JCR报告中分母规则再次调整,“技术报告”也被剔除,只保留“原创研究论文(original research paper)”和“评论(review)”两项,这一做法保持至今。
很显然,计算引用数时用期刊所有刊载文章(源刊文本)的被引次数,分子会增大,计算分母数时又只计算“学术文本”数,这一大一小的改变导致 Nature 《自然》、 Science《科学》等这类期刊的“影响因子”排名都大幅上升。以最近一期 Nature《自然》(Volume 531, 31 March 2016)为例,当期有引用价值的源刊文本(source items)数共计40篇,当期可计入分母的“学术文本”(article)数仅为9篇,也就是说我们的算法分母是40,他们的算法分母是9。
规则是人家制定的,我们不好说他们作弊,但我们应该清醒。
(2018-08-28)
上一篇:必须大力推动学术期刊转型发展
下一篇:期刊影响因子的局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