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说科研&微言谈教育 教育专栏 > 微言谈教育专题 > 评价观 > 正文

科技创新要重视评价和激励体系的创新

来源:中国教育信息化网
作者:李志民

  科技创新要重视评价体系的导向作用,引导科技人员发挥自身潜能和创造力。任何一项重大科研成就都是长期不懈奋斗的结果,要改变目前以短期内成果数量代表长期科研质量的评价体系,也要改变科研经费的计划管理模式和工作量考核方式,科技评价的目标是要激励研究成果的创新。

  科技人员潜能的挖掘关键是利益分配问题,评价体系的导向要达到国家利益与科技人员利益相协调,适当激励取得重要成果的科研人员,不能只讲奉献。奉献很重要,但这只能对科学完人要求,一般科研人员要养家糊口,他们难以做到完全奉献。中央政府最近多次发布法规和文件,加大对科技成果转化的激励政策,政府相关管理部门要出台落实中央关于奖励取得重大科技成果的科研人员的政策,不能以社会公平为由(实质上是部门权力)限制奖励科研人员的政策出台或落实相关法规,造成中央政策肠梗阻。相关奖励激励政策不落实,将直接影响国家科技发展,影响建设创新型国家进程。

  科研人员从事的是一种特殊的事业,不要自恃职业崇高,要甘于平庸和坐冷板凳,长期探索才有可能取得重要成果,也可能一辈子都默默无闻;社会也要对科研人员群体充分理解和支持,对取得一些科技成就的人获得的奖励激励不要眼红。

  科技创新要与社会经济发展阶段和科研发展水平相适应。谈科技创新时关注提高科学水平的人很多,其实科学仅是一个方面,要重视制度建设,关注人与人、人与自然间的和谐。科学已取得很大成就,它扩大加深了人类对自然和自身的认识,但不宜夸大科学的作用。自然界没有认识的东西还很多,科学本身也在继续探索和不断发展,人类对自身认识还十分有限。

  科技创新还要对人类共同面临的资源替代、粮食供给、疾病防治、气候变化等重大问题予以关注。科学技术与人类命运的结合更加密切,更加需要多学科、多领域、多行业的协同合作,要想取得重大突破性进展,科技不仅要与经济结合,科技还要与政治结合。

  如果把技术创新比作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那么科学理论知识就是发动机的燃料油。新技术是在原有技术或经验的基础上依据新的理论发展的,没有科学理论的支撑,技术的创新很难有大的作为。技术创新还涉及到管理的创新和组织的创新等,要调动和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包括改变只重学术不重市场的科研状况。(2016-05-17)


访谈视频
相关文章
访谈嘉宾
分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