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Java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初探



引言
在专业课程的传授过程中,教师除了要向学生传递理论知识,还应当结合实际的社会需求对书本中的理论知识进行提炼与拓展,在课堂上多举实例,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让他们在踏入工作岗位之际能够迅速地将所学到的专业知识应用在工作中,为将来的学习生涯与职业生涯做好良好的铺垫,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高校Java程序设计课程中存在的不足
1.教学方式较为单一
单一的教育方式问题不仅仅只是出现在Java程序设计这一门课程中,在各大高校其他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也存在相同的问题。在Java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使用的教学方式基本相似,教学往往都分为两个部分,分别是理论知识的教学与实践操作的教学。
在理论知识的教学过程中,大部分教师都会因材施教,根据课本中的内容来进行授课。而在这样的授课过程中,教师通常会将书本中的内容转换为知识点,让学生接受教师所讲解的内容。在这种教学方式里,往往以老师为主导,当老师讲完一个知识点以后,学生群体中会出现个体学习情况不同的现象,然而多数教师不会去了解学生学习的差异,而是根据自己的教学目标开始下一知识点的讲解。这样的教学方式贯穿了我国教育的始终,这种方式不可谓无效,然而当人们对教学质量与教学水平有了更高的追求后,一味地采用“灌输”式教育法并不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在实践操作的教学课堂上,学生们编写的Java程序也是根据书上的知识点与书上的例题来开展的,除了最基本的通用语句与词汇外,许多章节中的例题都是较为简单的,完成单一功能的程序。虽然在课堂上,大部分学生都能完成简单的编程例题,熟记相关的知识点。但在实际运用中却无法将所学到的知识点与编程语法语句系统性地连接起来,这样一来,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自然就薄弱了许多。
2.教学目的不够明确
教学目的不明确是导致高校学生实践操作能力越来越低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各大高校Java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课堂上,大部分教师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对书中的知识点有所掌握,“灌输式”教学方式也是根据这样的教学目的来进行规划实施的。对于高校而言,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社会输送优秀的专业领域技术型人才,而非为社会输送考试人才。因此教学目的不明确在极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3.考核内容过于单一
在大部分高校的Java程序设计这一门课程中,期末时对学生进行考核通常会采用笔试的方式来进行,虽然试卷中也存在部分编程类的题目,但总体来说整个考核内容趋于理论化。而且许多考试试题的内容比较单一,很难真正的考验到学生真实的综合编程能力。
二、高校Java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策略
1.开展多元化的教学方式
在传统的Java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学方式的单一性无法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融会贯通。因此,开展多元化教学方式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吸收知识,掌握知识,实现对Java语言的灵活应用。
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可以以理论知识教学与实践操作教学为基础,进一步进行延伸。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以自我为主导的同时,激发学生的自我主导意识,让学生参与到案例分析中来,这样能提高听课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也能够在学生讲解的过程中提供指导性的意见,从而找出本章节中对于学生们而言的难点与学生容易出现错误的地方。在实践操作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鼓励由学生自己来制定程序可实现的功能,让学生自我思考这些功能的实现需要运用到哪些语法和语句,能够让学生充分意识到程序中一个功能的完成往往需要结合许多的知识点,应用到大量语句,从而提高学生综合编程能力。
2.明确教学目标
高校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向社会输送优秀的技术型人才。因此,在Java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将教学目的明确为“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增强学生的综合实践编程能力”。
3.增强考核内容的实践性
Java程序设计课程作为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计算机高级语言课程,学生在学习Java程序设计的过程中不仅仅需要学习理论知识,包括词汇、语句、语法等,还需要学会如何应用这些词汇、语句与语法来实现某些功能,完成程序的编写。
因此,Java程序设计考核内容实践性的增强是非常有必要的,这不仅仅有利于对学生编程能力强弱进行检验,还能够通过实践性的考核来增强学生的综合编程能力,为今后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
结论
想要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编程能力,需要教师开展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明确教学目标,增强考核内容的实践性,以达到培养学生综合编程能力的最终目的,为社会输送优秀的专业技术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马丹.Java程序设计的教学思考[J].黑龙江科学,2018,9(19):66-67.
[2]陈福林.Java程序设计语言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教育与职业,2014(15):144-145.
[3]赵慧,周坤晓,陈倩.《Java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20,27(01):120-124.
[4]伍振兴.Java语言课程实践教学改革探索[J].福建电脑,2015,31(02):43-44.
[5]谷婷,陈雷平,张东海.Java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探索[J].福建电脑,2020,36(01):36-37.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质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者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