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在初中计算机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引言
初中阶段的学生,处于成长阶段的重要时期,具备学习能力以及思维能力,初中计算机教学能够有效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在初中计算机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发展学生创新能力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教师要转变教学方法,创新教学内容,总结教学经验,树立明确的教学目标,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
一、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性
现阶段,计算机信息技术已经广泛地应用于各个领域,并且随着科学技术的提高,我国计算机领域的信息化程度也在不断发展[1]。初中计算机教学不仅能够推动计算机教育的发展,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也起到积极的作用,在初中课程中增添计算机教学,能够提高学生对于现代化技术的掌握,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初中计算机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既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计算机技术,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加对计算机学习的积极性,对学生以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帮助,要想在初中计算机教学中培养创新能力,就必须改善教学方法,转变教学理念,完善教学环境,促进学生更好的学习计算机技术。
二、现阶段初中计算机教学中创新能力培养出现的问题
目前计算机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并且创新能力的培养更是初中教学的重要内容[2]。然而在目前计算机教学中仍然有许多问题出现,严重阻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内容落后
随着我国科学计算的不断提高,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也日常迅速,并且更新速度日新月异,也相应的对计算机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根据实际情况调查,目前还有很多学校采用传统的计算机教材进行教学,这些教材已经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脚步,甚至教材中的很多内容已经濒临淘汰,还有些内容随着科技的进步已经被证实不准确[3]。如果不能及时地更新这些教学内容,那么在计算机教学中就无法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教学模式有待改善
在传统的计算机教学模式中,课堂教学主要以教师为主体,以教学素材为基本内容,通过“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向学生灌输知识,学生只能去被动接受知识,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不能提出疑问,在课堂中也缺乏交流与沟通,在整个教学过程与学习过程中,就只能去接受,计算机作为一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思维能力的一种应用学科,这样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社会的需求,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就更谈不上了。
3.考核模式单一
现阶段,各大院校的计算机考核模式仍然采用传统的考核模式体系,只重点考核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并且考核内容大部分都以原理、概念为主,学生的实践能力无法体现,这种考核模式,学生只需要死记硬背,对书本中的内容进行熟练掌握,便能取得不错的考试成绩,然而计算机学科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实践能力,但是学生实践能力的好坏却无法从考核中评判,相对地也就无法体现学生的创新能力[4]。
4.计算机教学中缺乏实践机会
学生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发现自身的不足,只有通过大量的时间再能让学生在解决自身问题的同时创新思维,制定策略。然而在现阶段计算机教学中,课堂理论知识大于实践应用,在学生学习计算机知识时只需要通过听讲并做好笔记就可以,不需要学生思考如何应用,如何解决问题。因此,教师在埋怨学生创新能力较弱的同时,应该反思自己,计算机教学中是否具备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学习环境。
三、更新教学理念,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师应该重点关注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引导学生加强知识学习的同时提高创新能力。首先教师应该转变传统教学观念,初中时期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关键阶段,学生在这个阶段中思维最活跃,并且跳跃性较大,教师在这个阶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创新能力是我们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但是在实际的初中教学中,很多教师都大大忽略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认为只要提高学生的文化知识就可以,间接地束缚了学生的潜力,阻碍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应该转变教学观念。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计算机技术也得到了良好的发展,软件的更新速度也随之加快,这也变相地为计算机教学增添了一定的压力,同时也为学生创造了更宽广的思维空间,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积极的动脑思考,在实践中进行创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5]。在计算机教学中,还应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进而提高整体的教学质量。
四、根据计算机教材内容,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1.大胆猜想提出疑问
在初中计算机的教学中基本都是基础内容,主要是为了日后学习高深的知识打好基础。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从而帮助学生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更好的掌握高深技术。其中,培养创新思维能力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鼓励学生在课堂中大胆猜想,打破传统的思维定势,使学生将自己心中的想法表达出来,通过多方面的思考,进行小组讨论,充分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
2.锻炼学生的探索精神
计算机学科相比较其他科目不同,其具备很好的灵活性与设计性,并且能够在实践中很好地体现。教师应该重点挖掘学生在实践中的创新精神,使学生深入研究教材内容,探索计算机中的奥妙[6]。初中计算机教师在设计题目时,可以适当的增加难度,提高学生探索问题的欲望。同时还应具备钻研性,学生只有在实践中不断的进行探索钻研才能提高其创新能力,从而实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锻炼学生乐于实践
在初中计算机教学中,单靠理论知识教学没有办法激发学生对计算机的兴趣,传统的教育模式也无法让学生理解其中的内容,初中计算机教师应该在教学中增加实践活动,锻炼学生对计算机的实际操作,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中的实际问题,在开展实践活动中,教师还应该注意学生能力的不同,进而按能力分配任务,避免任务过难,打消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还可以组织开展计算机知识竞赛,加强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激发学生的兴趣,为学生提供一个可以解决实际问题的平台,奠定坚实的计算机知识基础。
五、营造创新环境,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师教学的关键在于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良好的教学环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7]。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重点观察学生的心理,调查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从而营造趣味性教学环境,使学生在课堂中保持放松的心态提出疑问,只有活跃的课堂才能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计算机教师还应拓展学生的课外知识,同时注意创设问题情境。创设问题情境的根本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创造有利条件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设问题情境一直以来都是计算机教学中备受关注的话题,科学的问题情境创设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在音乐课中应用计算机技术,通过音乐来心音学生的注意,通过多媒体技术开展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其思维能力,使学生对计算机技术产生兴趣,从而提高学生学习计算机知识的主动性,让学生随时代发展的步伐而进步。通过情境教学的手段,建立积极的教学环境,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六、在计算机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措施
1.构建科学的计算机教学体系
在初中计算机教学中,教师应该构建一个科学的教学体系,首先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1)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地更新教学内容,并且结合当前计算机的发展形势进行筛选,从而丰富教学内容,优质的教学内容不仅可以丰富计算机知识,还可以反映出计算机现阶段的发展情况。(2)改善教学方式,在改善的过程中,应该秉承因材施教的基本原则,根据学生自身的特征去开展计算机教学,促进学生思想的启迪。(3)完善教学体系,学校应该成立一个立体化的计算机教学体系。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资源,吸引学生的学习欲望,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必要性落实到每一位学生上,使学生可以充分运用计算机知识[8]。
2.营造创新教育氛围
创新教育氛围其中包含了营造初中计算机的教学环境和教学心理活动,当学生所提出的问题以及思维活动超出教学内容的范围时,教师应该给予一定的鼓励,让学生将自身的想法和言论表达出来,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可以树立起学生创新的自信心,使学生的思维一直处于活跃状态,逐渐培养其学生的创新能力。
结束语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也不断提高,在初中计算机教学中,教师应该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不仅可以学到有关计算机的基础知识,还能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计算机作为初中众多学科中的一门基础学科,应向学生传授一些基本的计算机知识,可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基础技能,还应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而使学生符合当前社会发展的需求。
参考文献
[1]秦俊峰.兴趣教学法在初中计算机教学中的有效运用探析[J].当代家庭教育,2020(10):108.
[2]卜美霞.对初中计算机课堂教学方法整合及实践的探析[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20(06):126.
[3]柴彩霞.初中计算机教学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探析[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0(08):130-131.
[4]王小辉.试论如何在初中计算机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新课程(下),2018(02):131.
[5]杨逢春.论如何提高初中计算机课堂教学效率[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5(14):92.
[6]李钟宏.初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的实践探究[J].新课程,2021(21):229.
[7]刘敏.谈初中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策略[J].考试与评价,2016(12):98.
[8]刘建华.初中计算机信息技术教学的问题及对策探析[J].中华少年,2019(08):110.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质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者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