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引言
计算机网络技术是数字化的基础设施,是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等数字经济重点产业发展的基石,是智能交通、智慧能源、智能制造、智慧农业及水利、智慧教育、智慧医疗、智慧文旅、智慧社区、智慧家居、智慧政务等数字化场景正常运行的根本底层技术。随着各行各业对于计算机网络人才的需求逐渐增大,职业学校大力培养学生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将会有利于学生今后的职业发展。在目前的中职院校的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过程中还有很多的问题亟待解决,这也就需要多方共同努力,尽可能寻找有效的解决方案,助力中职院校的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
一、提高中职院校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有效性的意义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技术人员分为两类:网络工程设计人员和网络工程实施技术管理人员。一些规模较大的网络公司都是采用具有一定工作经验或者高学历的人才进行网络的设计工作,而聘用的高职生主要是进行网络工程的实施和实施过程中的管理工作;而规模较小的网络公司则希望招聘的人才最好具有网络设计和网络实施管理双重能力。面对社会对网络技术人员的需求,只有不断地提高中职院校的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有效性,帮助更多的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收获足够的专业知识,为他们今后的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不断加强计算机教学管理的力度,督促老师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为社会输送更多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人才。
实际上,如果教学有效性没有达到要求,那么中职院校就很难培养出高质量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人才,计算机专业出来的学生也很难在该行业走得更远。此外,学生也是学校教学质量的评判标准之一,毕业后的学生进入职场之后,如果企业发现这些学生的能力并不能够与他们的学历相匹配的话,那么这也将会给学校的声誉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虽然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并不完全取决于教学,但是有效的教学对于学生学习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因此,中职院校的老师在进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教学时,要高度重视教学的有效性,尽职尽责,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水平,努力培养学生的计算机网络专业技能,帮助其更好地在行业立足,与适应社会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技术人员的需求。
二、提高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有效性的建议
1.建设计算机网络综合实训基地
虽然说,国家对于教育一向重视,也提供了很多的资金支持教育行业的发展,但是,实际上能够下拨给中职院校的教育资金是有限的,这些资金很多时候并不能够满足学校发展的实际需求。硬件设施对于学校的教学至关重要,如果没有硬件设施的支撑,教学的有效性也很难实现。对于计算机网络教学来说,因为计算机网络技术是一个对于实践要求很高的科目,单纯的课程理论是无法培养真正掌握网络技术、网络操作系统的人才,建设一个计算机网络综合实训基地才能满足了计算机教学的实际需求。
计算机网络综合实训基地能够提供“教、学、做”为一体的教学环境和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从演示实践教学、基本技能训练实践教学、工程项目实训实践教学三个层面为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提供整体实践教学解决方案,能够有效地满足计算机网络工程工作过程的工程项目实训教学,从而极大提高计算机网络教学的有效性。
在建设计算机网络综合实训室时,需要明确建设的核心思想:面向岗位培养技能型人才、提高中职学生就业对口率,因此在建设计算机网络综合实训室要突出实训环节,针对职业岗位技能培养,从硬件、软件、制度等三个方面进行网络综合实训室建设。
2.把计算机职业技能鉴定内容融入计算机网络教学
2019年初,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在职业院校、应用型本科高校启动“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即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鼓励学生在学历获取同时积极参与多类技能学习,并考取相关技能等级证书。实现知识技能更精细化、标准化、科学化传授,从而达成“所学即所用”的目,为新时代高校人才培养以及IT产业人才培养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职业鉴定作为一种特殊考试形式,对于提高中职教学的质量,促进学生就业都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加强职业教育鉴定与中职教学的衔接,也契合了中等职业教育的特点,强化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
中职院校在常规教学中,融入职业技能鉴定的内容,不仅丰富了课堂的形式,而且提高了职业技能鉴定的通过率。而且这也加快中职教育改革,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固态,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可以真正体现中等职业教育的有效性。
3.加强老师专业技能的培训力度,并进行定期的教学考核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作为授课老师,首先自己的专业能力要过硬,有充足的知识储备解答学生的疑惑,其次要明白自己的职责所在,认真解答学生的疑惑,难懂的知识不能够一笔带过,要想办法用通俗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这样才能够保证学生获取充分的知识,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进而帮助自己在工作时解决实际的问题,而不是仅仅停留在理论课本上。
除了硬件设施,老师是影响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所以,要做好老师的定期培训、考核工作,不断培养老师以培养人才为己任的责任意识。一方面,学校需要对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授课老师进行定期的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专业能力,以保证授课老师有足够的知识体系胜任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教学工作,使他们成为合格的“双师型”教师。在进行技能培训的同时,也要开展思想教育,给老师灌输有效性教学的理念,让他们意识到实现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意义,督促他们认真对待自己的教学工作,使其在教学过程中严格要求自己,进而保证高质量教学的实现,达到有效性教学的目的。另一方面,学校还需要制定严格的考核制度,将教学有效性计入教学评测的考核之中,给授课老师施加一定的压力,这样才能够迫使他们更加重视有效性教学。
实现中职院校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有效性教学是一个庞大的工程,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也不是哪一方单独努力就可以做到的,但在这共同努力的多方之中,老师需要付出的努力是最多的,老师也是影响有效性教学的直接因素,所以,需要对教师群体进行严格把控,切实实现有效性教学的目标,提高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教学质量,教给学生更加专业的技能,以促使他们更好地立足于计算机行业,实现自己的价值。
4.重视技能大赛,以赛促教
计算机网络各项职业技能大赛紧扣当前国家经济发展、行业结构调整和企业用人单位紧缺急需的岗位技能,促进网络新技术及产业前沿技术在职业院校中的教学应用;引导中职教育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教学改革方向,优化课程设置;深化校企合作,推进产学结合及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促进中职相应专业学生实训、实习与就业。
随着职业教育的深化,传统的计算机网络专业培养出来的人才已不能满足职业技能竞赛和未来就业的需求。组织师生参与计算机网络各项职业技能大赛,以赛促教,让竞赛带动教师和学生同步发展,也为企业培养了高技能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真正体现中等职业教育的有效性。
5.为实现有效性教学制定系统、科学、合理的规划
对于计算机网络专业的教学来说,提高教学有效性至关重要,想要实现这个目标,就要根据以上策略制定行之有效的教学规划,修订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以此来保证该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很多中职院校忽略了这一点,并没有制定科学合理的有效性提高的规划,这也是该项工作很难推进的重要原因。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文件性的规划制定作为依据,很难引起授课老师的重视,那么就更别提严格按照规划要求执行了。所以,中职院校不但要制定系统、科学、合理的规划,还要严格执行,定期进行有效性教学的评测,以保证有效性教学按部就班地完成。此外,通过规划制定、教学评测,也可以给教师一定的压力,也有利于老师自己探索提高有效性教学的方法,根据自己授课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更好地实现有效性教学,进而推动整个学校有效性教学的提高,为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做出一定的努力,为社会输送更多的计算机网络技能人才。
结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为顺应时代发展的需求,为社会输送更多有用的技能型人才,中职院校的计算机教学课程也需要进行一定的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有效性教学。但不得不承认,这一过程需要多方的共同努力,教育部门需要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以保证中职院校的硬件设施的完善,人才的引进,学校也需要制定系统、合理、科学的规划,督促老师坚定有效性教学的理念,老师也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以培养人才为己任,为职教事业而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1]张富平.提高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析.教育现代化,2018(9):372-373.
[2]袁彪.提高中职计算机网络教学的有效性措施.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5(3):259-261.
[3]李征.提高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有效性的策略.计算机产品与沟通,2019(8):256.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质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者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