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区】克拉玛依市国家级信息化教学实验区工作动态(3月)



法制教育讲座1、克拉玛依市教育局召开2022年国家级信息化教学实验区第一次轮席会议
3月30日,克拉玛依市教育局召开了2022年国家级信息化教学实验区第一次轮席会议。克拉玛依市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援疆)沈满,各区教育局分管领导,市区教育局信息中心负责人,各中小学校分管校长和信息技术负责人100余人参加了会议,其中独山子区、乌尔禾区、准东教育中心、明园学校在线上参加了会议。
上海复旦初级中学校长湛宣进作了“钉钉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专题讲座。在座的教师纷纷表示学到了许多钉钉平台的实用功能,受益匪浅。
克拉玛依市教育局教育信息发展中心主任朱科红对实验区工作检查情况进行了反馈,并就下一步工作进行了安排。
克拉玛依市第三中学、克拉玛依市南湖中学分别进行了实验区子课题的经验分享交流。北京翼鸥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为现场教师们进行了“ClassIn”教与学一体化平台培训。
本次轮席会议的召开,标志着克拉玛依市国家级信息化教学实验区已取得一定成果。各区教育局和各中小学校将以此为契机,找准突破口,制定适合自身实际情况的工作计划,积极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变革教与学的方式,全面提高克拉玛依市的教育质量。

会议现场
2、上海市长宁区建青实验学校与克拉玛依市第六中学开展初三化学在线研讨活动
2月23日,克拉玛依市第六中学与上海建青中学两地召开远程线上初三化学交流研讨会。建青实验学校徐益老师针对第一学期期末初三化学考试情况进行了质量分析。克拉玛依第六中学的张垚老师介绍了两地教学和学生的差异。延安中学储晶老师介绍了学校的做法以及复习的措施。
此次交流,老师们相距千里之遥,借助云端交流,汇聚线上分享,将自己的所思与大家研讨交流,在交流分享中迸发出智慧的火花,提升了克拉玛依市教育教学水平。

两校交流视频截图
3、克拉玛依市康城小学开展网络科技知识讲座
3月4日,康城小学邀请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石油学院副院长张骏温教授,为五、六年级学生带来了一堂关于计算机和网络科技知识的讲座。
讲座中,张骏温院长深入浅出,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和图文并茂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身边常见的手机和计算机的使用情况,并由此总结出网络终端互联的基本原理。接着,张骏温院长还向同学们介绍了可见光的基本知识。最后,张骏温院长讲解了双绞线的排线组成和光纤的工作原理。
通过此次专家讲座,同学们爱上了科技,拓宽了眼界,也对自己的人生目标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当今社会进入网络化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科技时代,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网络的广泛使用,掌握和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已经是科学发展和走向未来信息化时代的需要,且已成为当今合格人才的必备素质之一。

网络科技知识讲座
4、克拉玛依市第六中学组织开展“沪克互联同课异构”教学展示交流研讨活动
3月15日,由克拉玛依市第六中学高中数学组,上海市朱家角中学高中数学组、朱城名师工作室共同协作,组织了高中数学新教材“沪克互联同课异构”课堂教学展示交流研讨活动。活动邀请了上海市青浦区学科带头人、区教师进修学院高中数学教研员倪明莅临指导。上海援疆朱城名师工作室成员以及上海市朱家角中学、克拉玛依市第六中学高中数学教师参了加本次活动。
活动以“同课异构”拉开序幕。上海市朱家角中学陈海老师和克拉玛依市第六中学蒲艺蚺老师分别对《余弦定理》进行了教学展示。课堂展示之后,沪克两地进行了连线教研活动。第六中学教师代表何成玉老师、名师工作室代表北京师范大学克拉玛依附属学校蔡祎雯老师进行了评课,并分享了自己的听课感受与学习心得。
此次沪克两地同课异构、教学展示研讨活动,通过名师引领,提升了教师们专业教学水平。

5、上海援克张杨旭中小学信息技术名师工作室开展新学期第一次教研活动
3月17日,上海援克张杨旭中小学信息技术名师工作室开展了新学期第一次教研活动。本次活动由张杨旭老师主持,线上线下同步,工作室共16名教师参加。
活动第一部分由青浦区信息技术学科牵头,与云南、新疆三地联动,开展了线上教研活动,共同探讨了在“双新”背景下初中信息技术课堂的有效教学路径。
活动第二部分为现场说课环节。北京师范大学克拉玛依附属学校曹小艳老师和克拉玛依市第三中学张永平老师进行了说课讲解。
说课环节结束后,来到现场的12位工作室成员和4位线上工作室的教师开展了学术沙龙研讨活动。
此次教研进一步提高了信息技术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与成长。


6、克拉玛依市第七中学利用电子督学技术提升信息化教学
3月18日,克拉玛依市第七中学信息技术服务部架设电子督学屏幕,把“推门听课”带到了中心组会议室。学校校长吴红玉带领全体中层干部利用电子督学技术实施观摩研评教师课堂,用“信息化”创新听课方式克服“推门听课”的弊端,探索教育教学管理信息化深度融合。
自从克拉玛依市第七中学设立电子督学体系以来,学校信息化与教育教学各项工作的融合逐步进入深水区,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的创新方式越来越多。信息化为学校督促教师履职尽责、帮助教师提升能力、验证学生学习实效性等学校工作提供了新的创新思维空间。
克拉玛依市第七中学校长吴红玉带领学校领导班子,利用电子督学系统,随机点抽一位老师的课堂,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观察为出发点,从多种等角度,对老师授课中学生自主学习情况进行了详实研评。此方式完全避免了“推门听课”的弊端,屏幕上呈现出了老师课堂上学生真实同步的学习状态,对教师改善课堂提供了新的途径,为克拉玛依市教育信息化提供了新的探索空间。

观摩课堂
7、克拉玛依市高级中学开展“幸福家”家长学校系列课程讲座
3月19日下午,高级中学面向高三全体学生家长开展了“花开有期——唯有静待花开”主题线上讲座。
讲座伊始,高级中学的高咏咏老师和家长们进行了一段美文分享。随后,高咏咏老师从正确认识一模的意义、端正心态、帮助孩子积极前行三个方面进行了主题讲座。最后,高咏咏老师与家长们讲述了身为家长能切实地为孩子们做些什么。
此次针对高三全体家长开展的线上讲座,通过信息化技术和手段使得家校沟通不限于面对面的形式,线上讲座为家长和学校之间建立了一个沟通的桥梁,这不仅是家长对老师教育工作的支持,更有利于最大优势地发挥老师和家长之间相互结合的引导作用,引导孩子向好的方向发展。

线上讲座
8、克拉玛依市多所中小学开展观看“天宫课堂”第二课活动
3月23日,“天宫课堂”第二课在中国空间站正式开讲,“太空教师”神舟十三号乘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为广大青少年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太空科普课。
第六中学、第七中学、南湖中学、第五小学、第六小学、第七小学、第十小学、实验小学、康城小学、第十五小学等学校组织学生观看了线上直播,观摩了太空“冰雪”实验、液桥演示实验、水油分离实验、太空抛物实验及空间科学设施的介绍与展示。大家被奇妙的太空生活、神奇的科学现象深深吸引,更为祖国航天航空事业的蓬勃发展而感到骄傲。


观看“天宫课堂”第二课
9、克拉玛依市高级中学数字化实验仪器在化学选修课中的运用
3月24日,克拉玛依市高级中学高二化学《生活中的化学》选修课上,董莉老师带领学生进行了一场数字化实验。
数字化实验中,学生可以直接在手机上接收到数据,也可以通过计算机实时同步记录,并呈现化学实验中各种量的变化,从而实现定量研究,体现了记录数据的准确性和处理数据的高效性。
数字化实验通过信息技术手段改变了固有的化学实验方式,充分发挥了传感器和计算机的优势,实现了采集到多种完整、动态的信息,并且能够对实验数据做出多维的、综合性的分析,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解决了教学难题,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研究精神,实现了理科实验教学及考试的信息化。数字化实验使得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化学学科素养。


数字化实验
10、克拉玛依市第十六中学开展“护蕾行动”线上讲座
3月28日,克拉玛依市第十六中学邀请学校法制副校长、乌尔禾区检察院检察长薛春胜,为第十六中学1300余名师生开展了“护蕾行动”线上讲座。
薛春胜检察长结合青少年日常生活中涉及到的相关法律知识,详细讲解了关于未成年人自我保护、校园暴力、预防性侵害等方面的相关法律与日常防范要点,通过真实案例,为广大青少年上了一堂生动线上的“防性侵和防欺凌”的普法宣传课。“线下”的同学认真听讲、踊跃互动,纷纷表示将把本次法治课堂学习到的知识融入到生活当中。
本次线上“护蕾行动”讲座,打破了传统讲座的形式限制、规模限制,加强了对青少年的法制教育,促进了青少年健康成长。
法制教育讲座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质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者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