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与世行联合首发中国信息化建设报告


4月26日,由世界银行、北大公共政策研究所共同主办的世界银行《中国的信息革命:推动经济和社会转型》首发式在百周年纪念讲堂举行。北京大学公共政策研究所所长宁骚教授主持了发布会并致辞。
世界银行全球信息通讯技术局长穆森·卡里尔,《中国的信息革命:推动经济和社会转型》作者、世行高级经济学家强祯蔚和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政策与规划委员会副主任高新民出席了首发式并作发言。
《中国的信息革命:推动经济和社会转型》称:中国的信息化和经济发展已真正实现了相互促进、相互推动,信息化建设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政府有关信息化的政策也可以看作是对整个经济发展的决策;但仍要做出一些诸如在加强自主创新、克服数字鸿沟等方面的努力。
报告显示:包括电信、政府的信息公开、数据保护、隐私保护等在内的一些关键领域需要进行法律法规改革;在使用电信基础设施方面仍存在巨大的城乡差距,国内的信息通信产业需要进一步扩大创新,提升价值链,超越低端产品的生产和应用。在此基础上,报告给出了未来五年中国为促进更广泛变革应解决的政策问题:国内市场和出口市场的自主创新,战略性地参与制定标准,实现能商业化的应用技术供需平衡,寻求政府监管与市场自由调节间的平衡。
北京大学公共政策研究所所长宁骚教授对报告的观点表示赞同,认为信息化对推进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他指出,中国经济的迅速增长推进了对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进程,吸收了更多的国外投资,在给信息化建设创造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该报告将会对政府、企业的决策和运营起到积极的参考作用。
正如穆森·卡里尔先生所说的:报告目的在于“通过分析中国信息化进程的特征,帮助政府在经济转型时期利用相关技术支持社会发展,并有助于政府清晰的定位、规划和决策”。 穆森·卡里尔先生特别强调了几个关键点:为农村和低收入者提供信息接入服务,让语音服务扩展为宽带接入,提供和商业服务一样的质量等。
首发式上,强祯蔚女士介绍了《中国的信息革命:推动经济和社会转型》的成书背景、主要内容等并就相关问题回答了现场提问。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政策与规划委员会副主任高新民对报告进行了点评。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质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者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