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国家“人人通”平台规模化应该形成“沈阳模式”


日前,由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硕士生导师朱京曦副教授、中国教科院信息中心祝新宇副主任、中央电教馆开发部李蕾组成的教育部第一批教育信息化试点验收组来到沈阳市教育研究院,对现代教育技术中心承担的“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规模化应用试点” 工作进行现场抽查验收。
沈阳试点项目是2016年教育部委托辽宁省教育厅对全省23个项目初步验收后,推荐到国家的辽宁省 5个优秀试点项目之一。沈阳市教育研究院黄艳副院长首先带领验收组参观了网络监控中心、互动教研中心、下一代互联网体验中心,并介绍了研究院组织结构与职能,以及沈阳市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路径、主要成果、近期规划等。沈阳市教育研究院林平老师、赵红杰老师、新民市高台子学校陈大风老师、铁西区重工一校姚丽老师、苏家屯城郊九年一贯制学校王家国主任分别介绍了学校空间、教师空间的建设以及与教育教学融合应用情况。沈阳市电教馆王洪志馆长做了试点工作报告,从试点推进过程、工作亮点,下一步规划等方面全面介绍试点进展情况以及取得的成果。验收专家对沈阳市的工作给予高度评价。认为沈阳市具有启动早、站位高、投入大、定位准、融合深、覆盖广的六大优势,形成了具有沈阳特色的 “人人通”建设方式,突破了互联网瓶颈,有效整合了各类应用系统,形成了稳定的教育资源建设与服务机制,加强了相关业务的融合,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为国家平台的资源服务及空间应用提供了有益借鉴。同时,与会专家对打造进一步打造“沈阳模式”提出中肯建议和期望。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质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者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