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国际教育新使命
摘 要:“2022中国教育学会国际教育分会学术年会暨第三届北京外国语大学比较教育与国际教育论坛”以“新时代、新征程——中国现代化发展道路与中国国际教育新使命”为主题,对国际教育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当前国际教育发展情况、深化国际教育改革的新定位等议题展开深入研讨。党的二十大赋予国际教育新定位,新发展格局给予国际教育新机遇,知识创新引领国际教育新范式。当前,国际教育以建设教育对外开放新高地、积极参与全球教育治理为新时代战略目标,国际教育实践以多重路径推进,在本土探索中不断形成教育发展的内生动力。我国国际教育的研究者与实践者应加强国际传播能力,讲好中国教育故事;深化文明交流互鉴,进一步加强国际教育研究;锚定中国式教育现代化,培养国际化复合型人才。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式教育现代化;国际教育;比较教育;新使命
中图分类号:G521
文献标志码:A
作者简介:王亚玲,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博士研究生(北京 100089);苑大勇(通讯作者),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副教授、中国教育学会国际教育分会副秘书长(北京 100089)
基金项目: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主要发达国家参与全球教育治理的政策比较研究”(编号:2022TD002)
2022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报告提出,要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2022年12月9—10日,由中国教育学会、北京外国语大学指导,中国教育学会国际教育分会、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教育学院主办,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承办的“2022中国教育学会国际教育分会学术年会暨第三届北京外国语大学比较教育与国际教育论坛”成功举行。在中国教育的语境中,国际教育的概念丰富,形态多样,中国始终是致力于通过向他国学习,推动中国现代社会的建设和发展[1],具体表现在国际课程与相关学科建设、国际教育交流与跨国教育援助等领域[2]。此次会议以“新时代、新征程——中国现代化发展道路与中国国际教育新使命”为主题,邀请近百位专家学者分析国际教育的时代新挑战、新风貌与新定位,内容涵盖中国教育对外开放、中国参与全球教育治理、国际教育发展趋势等,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新时代中国国际教育的新定位、新机遇、新范式
国际教育天然带有国际性属性,需要关注国内外形势变化。在此次会议中,众多专家学者围绕新时代中国国际教育的战略定位、发展机遇、发展形态等展开深入探讨。
(一)党的二十大赋予国际教育新定位
党的二十大对教育对外开放、教育交流与合作等国际教育议题做出新规划、提出新要求。[3]此次会议是国际教育学界学习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重要活动,与会专家通过解读报告,共同探讨我国国际教育的新定位。中国教育学会名誉会长、中国教育学会国际教育分会顾问、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顾明远从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出发,认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中国国情的特色。顾明远教授提出,建设教育现代化需要遵循中国共产党关于建设中国式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要求,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以人民为中心、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国教育学会秘书长杨银付认为,二十大报告提及的“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化优越”等内容,为推进新时代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和教育国际交流、教育改革开放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国际教育学者应坚持四个研究,即研究中国式现代化发展道路、研究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研究数字时代智慧教育样态,以及研究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
(二)新发展格局给予国际教育新机遇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4]当今世界科技革命迅猛发展、信息技术迭代升级,人工智能作为具有“头雁效应”的战略性技术,在教育领域蓬勃发展。北京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中国教育学会国际教育分会理事长王定华教授深入分析了人工智能对高等教育变革的影响以及对高校教师、大学生的挑战。他结合北京外国语大学实践与应用人工智能的经验,如建设人工智能与人类语言重点实验室、出版《世界慕课发展报告》研究国外最新网络课程形态等,总结出人工智能助推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北京外国语大学倡议”与人工智能助推学校改革发展的重点方面:要积极响应国家战略、主动迎接智能时代、有效支撑内涵发展、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切实纳入大学规划、加快构建智能环境、科学研发智能系统、全面普及智能运用、广泛推动协同合作以及精心优化教师服务。
教育对外开放是我国对外开放基本国策的重要组成部分,2020年教育部等八部门印发《关于加快和扩大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的意见》,提出扩大高等教育领域的对外开放力度。北京大学国际高等教育研究中心主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蒋凯教授分析了我国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下高等教育对外开放的未来趋势。疫情、战争、技术迭代等复杂严峻的形势不但阻碍了各国达成关于高等教育对外开放的共识,对我国高等教育对外开放也产生了严重的不利影响。我国应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提升国际循环的质量和水平,在高等教育领域,坚持高等教育对外开放、扩大国际交流合作范围、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5]
(三)知识创新引领国际教育新范式
科学研究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源泉,而科学研究的本质特征与核心价值在于知识创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解新时代背景下国际教育的政策与研究,也需要有创新的思路与方法。西南大学副校长、中国教育学会国际教育分会副理事长陈时见教授从知识创新的视角解读新时代的国际教育研究,认为国际教育研究具有知识生产、知识创新、知识应用与转化等基本价值诉求,扩张取向、应用取向、专业取向、学科取向等价值取向,以及理论思维范式、人才培养范式、教育改进范式等不同研究范式。在推动世界教育交流合作中,国际教育研究能够为我国的教育变革和全球教育的改进服务,为学科知识创生服务。
知识创新与学科交叉融合是科学发展的时代趋势,国际教育从规模化发展朝向高质量、高水平发展,也需要建构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实践形态。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教育学院终身教授李军分析了国际视野下教育的新挑战与新学科,并着重介绍了教育改进科学。[6]作为一门新兴交叉学科,教育改进科学于2010年在北美国家开始发展,卡内基促进教育基金会与密歇根大学等科研机构共同参与建设。教育改进科学立足教育的可持续发展,通过监测发现教育的可能变化与变革趋势,使教育学者将教育教学的改进跳出课堂的教学和学校的限制范围,改进也会发生在学生个体或者教师个体、学校和其他教育系统中。
二、新时代中国国际教育的新理念与新实践
此次会议对近年来我国国际教育理念与实践的进展进行了专题研讨,展示了包括《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讲义》英文版、《智能与赋能:中国外语教育数字化展望》、《“一带一路”国家文化教育大系》丛书、《中国国际教育:观察与研究2022》等研究成果,并公布了由中国教育学会国际教育分会联合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教育学院等共同选出的2022全球基础教育领域十大事件。此外,本次会议还以朱永新教授的新教育实验为样本,探讨国际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创新之处,分析中国特色基础教育实现高质量新发展的可为路径。
(一)国际教育发展的新时代目标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对中国既是机遇也是挑战,需要主动从我国发展需求出发,关注全球教育发展新形态,积极参与全球教育治理,提升我国教育的国际影响力与话语权。
打造教育对外开放新高地是我国加快与扩大教育对外开放进程中的关键着力点,我国已部署4个重点建设工程,其中,粤港澳大湾区被定位为新高地建设中的国际教育示范区[7]。华南师范大学施雨丹教授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过程中教师教育合作的可能性与必要性出发,指出了目前粤港澳教师资格不互认、职前培养不对应与职后流动不对接的问题。她提出,要立足粤港澳既有的地域与文化优势,在政府支持、制度引导与社会认可的基础上,协调建立多元互动的粤港澳协调创新机制,并尝试设立教师教育合作示范区,探索大湾区教师资格证等相互认证机制的必要性。
2023年5月29日,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积极参与全球教育治理,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经验、发出中国声音,增强我国教育的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我国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努力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开展国际理解教育已成为各个国家与国际组织的共识,也是培养学生全球治理理念的重要载体。国际理解是21世纪中国学生的核心素养之一。[8]南京师范大学张蓉教授回顾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的发展历程,认为我国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发展的主题,政府在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发展中起主导作用。我国国际理解教育课程建设也在不断完善、中小学教师的国际理解素养也在逐步提高,这有助于我国学生发展全球视野、培养全球治理能力。
(二)国际教育实践推进的多重路径
国际教育具有多元的实践路径。一方面,需要立足当下,分析我国国际教育的既有发展形态,研究如何扎根中国大地办好国际教育,实践如何助力国际教育高质量发展;另一方面,也需要放眼未来,制定切实可行的国际教育发展计划,不断创新我国国际教育生态,谱写国际教育的新时代篇章。
《关于做好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的若干意见》鼓励成立区域性、行业性校际联盟。首都师范大学张梦琦博士分析了法国高校联盟的治理逻辑与现实困境,发现高校联盟是法国的一种国家行动,反映了法国融入全球高等教育、迈向卓越发展的雄心壮志。高校联盟已经成为法国高等教育机构和科研组织的一种基本的组织形态,影响着法国整个高等教育的治理进展。该国的行动为我国提高高等教育联盟合作水平以及深入推进“双一流”建设提供了参考思路。
面对新一轮产业革命的冲击,以及新冠疫情的影响,全球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也出现了不同以往的机遇与挑战。浙江大学梅伟惠教授对全球创新创业教育做了系统分析与历史梳理,认为后疫情时代全球创新创业教育将出现战略化、制度化、专门化、与技术深度融合、面向可持续发展以及构建创业生态系统的六个发展趋势。梅教授还深入研究了2014年提出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对我国创新创业教育的促进作用,大量跨领域交叉学科的学者进入创新创业教育,新的理论视角与研究工具将有助于研判后疫情时代创新创业教育领域可能出现的问题。
(三)国际教育理念实现的本土化探索
“我们不能随意漫步在世界教育制度之林,像儿童逛花园似的从一堆灌木丛中摘一朵花, 再从另一堆中采叶子,然后指望这些采集的植物移植到家中的土壤便会成为一个有生命的植物。”[9]国际教育借鉴不是简单复制他国教育经验,而应发现教育与社会文化的关系,进而在本土探索形成教育发展的内生动力。
儿童友好是新时代美好生活的需要,也是全面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儿童的成长与发展,2021年国家发改委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为推动儿童友好教育理念进一步落地与发展,中国教育学会国际教育分会成立了儿童友好与儿童发展项目组,此次论坛也开设了“共建儿童友好生态”主题论坛,不同学科领域的专家学者展开对话,探索如何创建既符合中国国情又符合科学理念,以幼儿社会情绪学习为发展特色的儿童发展友好园。
外语教学、外语特色学校办学是我国实践国际教育的重要途径。此次论坛围绕“外语与思辨特色教学实践”“基于师生发展的中小学外语特色学校办学创新与实践”“国际课程融合与创新实践”等主题,全国多位优秀教研员、外语特色学校从业者针对理解外语教学新理念、丰富教学新架构与贯彻新课标等内容展开讨论。同时,此次会议通过四个教研工坊展示了不同教育阶段外语特色课程与教学创新实践,进行了基础教育课程国际融合创新教研平台启动仪式,公布“寻访国际教育‘名师优课’暨精品课例征集活动”的入选名单。
三、国际教育研究者与实践者的新任务
立足新时代、新征程,我国国际教育的研究者与实践者也应肩负历史重任,一方面为我国实现教育现代化、教育对外开放与国际化人才培养等重大议题提供高水平的研究与咨询工作,另一方面在教育对外开放新高地建设、全球教育治理与全球胜任力等方面不断探索我国国际教育的实践形式,进而使国际教育能够为促进我国教育事业发展作更大贡献。
(一)加强国际传播能力,讲好中国教育故事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在教育领域,发展国际教育不仅有助于在国际社会传播中国教育的新思想与新观点,也有助于中外教育人文交流、增进各国人民友谊。国家开放大学王向旭博士基于期刊与文献数据,分析了新时代中国比较教育研究的转型与发展,发现比较教育与国际教育应进一步提升期刊的学术影响力,将“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在国际学术界传播好中国经验。上海师范大学宋佳副教授在探析了全球教师发展面临的共同挑战之后,指出我国可通过派出国际教师支援队,发挥在华国际组织二类中心的传播窗口和培训平台作用,研制国际认可的公共教育产品,打通教育领域的传播路径。
讲好中国教育故事是时代赋予国际教育的重要使命,这不但是提升我国对国际教育重要事件、重大问题的对外发声能力,也是使“中国的世界”与“世界的中国”走向交汇的历史机遇。此次会议围绕“走向世界的中国教育”展开专题研讨,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滕珺教授和马健生教授等与会专家均认可各国间唯有平等才能对话,唯有对话才有共识,唯有共识才能互鉴,唯有互鉴才能发展。我们需要从全球层面出发,共同研究各国教育普遍面临的、需要携手解决的全球性问题,在此过程中更要讲好中国故事,生产中国知识,贡献中国智慧。[10]
(二)深化文明交流互鉴,进一步加强国际教育研究
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复杂的国际局势,国际教育领域工作者应推动我国国际地位与综合实力的有序提升,深化文明交流学习,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西南大学王正青教授认为我国在未来应加大对国际性科研人才的优惠引进力度,支持中国在海外分校合作办学,提高国际教育公共产品质量,参与制定全球高等教育规则,推动构建公平合理的全球高等教育新格局。
1991年,第一所国际文凭(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IB)学校被引入中国,目前我国已建有600余所IB学校,覆盖小学、初中、高中乃至职业教育。作为中国国际学校的发展类型,IB学校的教育治理与实践仍存在一定争议。[11]华东师范大学邓莉副教授通过分析我国IB学校最多的城市——上海的IB教育政策的演化,其他利益相关者对于相关政策及实施的回应,发现IB教育存在国际教育与民族文化认同的双重张力以及精英主义与教育分层的双重矛盾,我国IB学校在未来仍会面临与国家课程融合以及考试升学等众多挑战。IB教育在我国的发展需要回应教育主权与国家认同的问题。
(三)锚定中国式教育现代化,培养国际化复合型人才
中国式教育现代化是新时期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中心任务,研究教育的中国式现代化发展道路,是国际教育学人的使命。可持续发展理念为高等教育机构适应全新的教育生态、适应全球化背景下经济社会的变革提供了契机,陕西师范大学陈玥副教授辨析了大学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短时即得效益与长期适应力之间的矛盾性与不确定性,并基于美国高校分析出了一个通用的大学可持续发展战略蓝图。陈玥副教授认为高等教育机构的可持续发展应关注到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交织并存,引入多元利益主体、实现全面参与共治,拓宽实施路径并提升多元协作的保障,提升绿色发展动力。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国际教育学人也应勇担历史使命,培养具有中国深度、全球广度、人文高度的国际化、复合型人才。全球胜任力是国际化、复合型人才的重要品质,上海外国语大学梅德明教授将全球胜任力与中国外语教育近年来的改革理念相结合,探讨了如何将全球胜任力的培养融入外语学科教育;多位国际教育从业者也分享了培养全球胜任力的实践经验。此外,本次会议特设“九零后教育学人”论坛,围绕国际教育领域的议题展开讨论。在高等教育领域,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俞凌云分析了新冠疫情冲击下高等教育全球竞争格局的演化,全球竞争背后各国不同的发展路径,在整合政府、大学与市场的不同力量时,形成了均衡作用型、大学—市场合力型、国家政府主导型、政府—市场合力型四种不同的作用模式。在全球教育治理领域,北京外国语大学硕士生刘波林基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晖奖”的设立过程、运行机制、历年评审结果等,发现该奖项已经形成了初步的“主场”影响力、中国已经具备一定的国际性教育议题设置能力,国际性奖项设置已成为我国全球教育治理的实践路径之一。
四、结语
教育不仅需要适应,更需要引领,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12]正确认识与准确把握未来教育变革,需要国际教育学者的细致研究与敏锐判断。国际教育学者扎根中国,考察不同国家教育的共性、差异及其内在原因,也是通过这种跨文化的教育考察与交流为本国的教育发展提供创新与启迪。未来的国际教育研究既要立足我国教育的现实问题,也要放眼大时代,从整个世界的历史全局把握教育发展方向。党的二十大指出要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这对国际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即推动中国教育更好地走向世界,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教育。后疫情时代,后发国家入局国际性竞争成为新常态[13],我国也作出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重大决策[14],中国教育应努力成为世界新标杆,助力我国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赢得教育发展先机,并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滕珺,马健生,石佩,等.全球视野下中国“国际教育”现代性本质及其实现[J].比较教育研究,2019,41(12):36-41,50.
[2]白玉平,曲铁华,胡林娣.国际教育与国家利益:冷战时期——以“外国领袖项目”为中心[J].外国教育研究,2021,48(6):113-128.
[3]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2022-10-25)[2023-04-16].https://www.gov.cn/xinwen/2022-10/25/content_5721685.htm.
[4]夯实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基础性战略性支撑[EB/OL].(2023-01-11)[2023-04-16].http://theory.people.com.cn/n1/2023/0111/c40531-32604079.html.
[5]李捷.“双循环”背景下高等教育发展格局的优化研究[J].高校教育管理,2021,15(5):23-35.
[6]李军.论教育改进科学:迈向改进型组织的艺术[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2,40(12):1-13.
[7]施雨丹.粤港澳大湾区教师教育协同发展的价值、困境及改进策略[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5):74-82,206.
[8]王海霞,唐智松,唐一山.核心素养教育:理论内涵与实践路径[J].中国教育科学(中英文),2022,5(3):131-138.
[9]王承绪.比较教育学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66.
[10]课题组,秦琳,浦小松,等.提升我国教育世界影响力——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学习研究之十二[J].教育研究,2022,43(12):4-14.
[11]伍绍杨,张玉娴,彭正梅.IB如何成长为最著名国际教育品牌:一种历史的考察[J].外国教育研究,2022,49(6):65-84.
[12]王定华.试论我国大学参与全球教育治理的方略[J].教育研究,2022,43(12):76-90.
[13]刘进,林松月,高媛.后疫情时期高等教育国际化新常态——基于对菲利普·阿特巴赫等21位学者的深度访谈[J].教育研究,2021,42(10):112-121.
[14]习近平主持二十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并发表重要讲话[EB/OL].(2023-05-29)[2023-06-11].https://www.gov.cn/yaowen/liebiao/202305/content_6883632.htm.
The New Mission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in the Process of Chinese Modernization
WANG Yaling YUAN Dayong
(Graduate School of Education, Beijing Foreign Studies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9, China)
Abstract: The 2022 Annual Academic Conference of China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and the Third Summit Forum of BFSU Comparative and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focused on the new mission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under the theme “New Era, New Journey: Chinese Path to Modernization and the New Mission of Chinese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The conference conducted in-depth discussions on the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faced by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the current status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development, and the new position for deepening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reform. The 20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has endowed a new position for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the new pattern of development has created new opportunities for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and knowledge innovation has brought about new paradigms in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At present,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aims to construct new highlands for education opening-up and actively participate in global education governance as the strategic goals in the new era. The practice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is advancing through multiple pathways and continuously generating intrinsic momentum for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through local exploration. Researchers and practitioners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in China should enhance their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capabilities and tell the story of Chinese education well, deepen exchanges and learning in the field of civilization, and study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based on Chinese-style educational modernization and cultivate international composite talents.
Keywords: Chinese path to modernization; Chinese path to educational modernization;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Comparative education; New mission
编辑 朱婷婷 校对 吕伊雯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质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者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