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说科研&微言谈教育 教育专栏 > 微言谈教育专题 > 子民好好说 > 正文

朋友圈“看不懂的不要信,看不懂的不要转”

来源:中国教育信息化网
作者:李志民

在网络信息爆炸的时代,各种内容唾手可得,搜索无往不利,为什么很多人感慨获取真实信息的门槛更高了呢?以此次新冠疫情为例,前期几乎每隔一两天就会通过某个自媒体掀起一次舆论高潮,阅读者远超10w+,转发者无数,评论者更是群情激昂,可惜让人兴奋激动地信息未必是真实的信息,结果很多都经不起事实和时间的考验,但那时观众早已如鸟兽散,群体烙印已经打上,所造成的社会疏离和断裂却需要很长时间去弥合。

大众传播学里有一个著名的“议程设置”理论,即“大众传媒通过对一些问题的关注,对另一些问题的忽视,以图影响公众舆论。公众会倾向于认同大众传媒关注的那些问题,并采用其给各个问题确定的优先顺序”。在传播学中,“议程设置”的重要性,不亚于自然科学中的牛顿定律。在具体实践当中,由于议程设置所造成的“一叶障目不见泰山”难免造成偏颇,再加上媒体以及采写者的价值观、知识储备等方面的差异,即便是严肃媒体经过重重把关,但依然会出现不够客观的报道。

互联网的兴起深刻改变了传统媒体格局和舆论生态,尤其是去中心化的特点,改变了传统的信息获取的方式与交流渠道,颠覆传统媒体“中央复杂,末端简单”的信息传播规律,为新闻和信息传播带来极大的便捷,网民与媒体有了同样的话语权,他们可以通过自媒体进行更加垂直和基于自己兴趣、价值观的内容传播。

正如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一样,数量庞大的自媒体给新闻和信息传播带来极大的自由的同时,由于失去了传统媒体根据议程设置的层层把关,自媒体写手的价值观更加随意,出于宣扬其自身价值观或商业目的,为了吸引受众,不惜耸人听闻,歪曲事实,甚至故意造谣,成为了巨大的不稳定因素。国家已经充分认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加强了打击力度,微信公众号大批量的封号也能说明问题的严重性。这对于自媒体运营者来说应该敲响警钟,自媒体运营不是法外之地,要懂法守法,要恪守人格底线,不能为了凸显自我价值观的正确,“攻其一点不顾其余”导致巨大的偏颇甚至失实,真实对于传统媒体和自媒体来说永远都是一条不能逾越的红线,歪曲事实和造谣为文明社会所不齿。

同时,作为自媒体的受众而言,也要提高警惕。实际上,在所谓的爆款、10W+的功劳簿上,受众的转发才是最关键的推手,这也要求我们擦亮眼睛,要习惯于思辨性思维,从正反两面研判发布者的真正意图,不要看到符合自己的政治立场,与自己的价值观一致,或者是自己喜好的消息,不核对真假就转发,转发就可能是传播谣言,给自己带来法律风险,严格恪守“看不懂的不要信,看不懂的不要转”的准则,千万不要变成谣言的“枪手”和“感染者”。

最后,借用据说是(待查证)199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马蒂亚·森(Amartya  Sen)的一句话“考察一个人的判断力,主要考察他信息来源的多样性。有无数的可怜人,长期生活在单一的信息里,而且是一种完全被扭曲的,颠倒的信息。这是导致人们愚昧且自信的最大原因。”在微信群里,你的一次转发或点赞的文章,就能反映出你的思想和世界观,别人也就能看出你的认知和判断能力。要知道朋友圈中很多人常说的一句话“你不转发朋友圈,我还不知道你有多蠢。”

  (2020-04-15)

访谈视频
相关文章
访谈嘉宾
分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