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贺兰县:“互联网+教育”为“在线课堂”添助力


“一本书售价15元,售出后可获利50%,可获利多少元?”2月24日,贺兰县第二小学六年级的学生上了一堂特别的数学课,这堂课的特别之处在于这是一堂“微课”,而且仅有3分59秒。
“这是我们老师针对学生课后练习中错误率较高的题录制的简单的微课堂,主要解决了学生听课后的疑难点,一般就几分钟。”贺兰县第二小学副校长杨学娟介绍,自我区开展“空中课堂”教学后,该校组织学生积极收听收看学习,但毕竟授课时间有限,20分钟里授课教师只能删繁就简、直奔主题,减少复习铺垫,课上留给学生思考和参与的时间也有限。
因此该校积极推广“翻转课堂”,通过先学后教的模式,让各科任教师将工作重心从课堂传授知识向课前、课后的辅导答疑、督促管理转变。
“翻转课堂就是老师通过课前推送导学案或导学微课,让学生提前充分预习、预学新课内容。课上老师直接就学生理解的重点和难点部分进行指导。课后教师则针对学生的问题及掌握情况,进行在线答疑,并录制微课、微视频推送给学生,以解决学生薄弱环节的知识障碍。”贺兰县第二小学副校长杨学娟介绍,“翻转课堂”的顺利推广也得益于去年该校发展的“互联网+教育”模式。去年以来,该校借助教学助手、移动讲台等信息化手段,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满足学生不同方向、不同层次发展的需要,网络教学对孩子们而言不再是陌生事物。
不仅有贺兰县第二小学的“翻转课堂”,疫情期间,贺兰县启动疫情防控期间学校“在线课堂”,通过网络直播方式,对学生进行辅导、答疑,为学生提供丰富优质的线上教育教学服务,确保“停课不停学、离校不离教、居家不离研”。
在贺兰县第一中学,虽然还未开学,但校园里每天都会响起高三老师们上课的声音。距离2020年高考已不足4个月,家长和学生都很焦虑,担心停课影响高三复习进度。因此从2月1日开始,该校便借助“在线课堂”开展线上教育教学活动。贺兰一中语文老师杨宏秀介绍:“我们9位语文老师各自负责一个专题,每两天有一节语文大课,一共是一个半小时。”贺兰一中高三年级组主任谢冠华进一步解释道,“我们针对高三备考以及在家学习的一些详细要求,制定了详细的白天上课、下午学生自习、晚上考试、额外时间的辅导等系列的详细备考应对措施。”
据了解,2019年贺兰县被确定为自治区“互联网+”教育示范县,去年该县先后投入6900余万元,分批次更新换代中小学计算机920台、多媒体终端750套,新建纸笔互动课堂32间,配发教师智能终端100台,在10所学校建设26套主讲端,19所学校建设46套接收端互动课堂设备,实现全县中小学“在线课堂”全覆盖,为此次疫情期间开展“在线课堂”提供了基础保障。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质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者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