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抚州市电教工作要点


根据《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和《抚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进一步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文件精神,以省电教馆《2020年全省电教工作要点》为依据,结合抚州实际情况,现制订2020年全市电教工作要点如下。
一、搭建平台,加快市级教育信息化建设步伐
为充分发挥抚州教育城域网、政务云资源优势,以打造“智慧教育”为契机,搭建具有抚州特色的教育管理和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云平台,配备和完善一批教育信息化应用终端设备,为实现教育现代化打基础。
1.搭建全市智慧教育云平台。依托抚州市曙光云,搭建抚州市智慧教育云平台,与国家、省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互联互通,实现所有系统(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智慧教育云数据,智慧教育应用服务,智慧教育云服务等)统一认证、统一管理、统一服务。
2.建设智慧教育大数据分析中心和市教体信息指挥中心。一是依托抚州市大数据服务平台,通过大量数据收集、挖掘、分析、应用,构建面向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师生、家长、企业和社会的智慧教育大数据分析中心;二是以教体局为基点,建设可观看调度全市各级各类学校校园安防、同步课堂、应急管理、无纸化视频会议等应用场景为主要内容的市教体信息指挥中心。
3. 搭建市直属学校智慧校园平台。以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提高学与教的效果为目的,以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分析等新技术为核心技术,提供一种环境全面感知、智慧型、数据化、网络化、协作型一体化的教学、科研、管理和生活服务,并对教育教学、教育管理进行洞察和预测的智慧学习环境。拟在抚州一中、临川一中、临川二中、抚州市实验学校、抚州市保育院、市体育运动学校各搭建一套智慧校园平台。
4.市直学校直播课堂、云桌面课堂、人工智能创客课堂、5G+VR虚拟现实创新课堂建设及班班通一体机设备改造。根据省、市文件精神,全面将抚州一中、临川一中、临川二中、抚州市实验学校、市保育院和市体育运动学校这六所市直属学校信息化硬件设备改造升级,着力打造成为全市首批信息化样板学校。通过建立信息化样板学校、样板工程等举措,总结信息化实施推进的经验和教训,理顺和摸清信息化在教学教育活动中的应用规律,从而以点带面,促进信息化和教育教学活动的深度融合。
二、推进建设,发挥教育信息化融合创新
坚持“服务全局、融合创新、深化应用、完善机制”原则,积极探索符合区域实际的教育信息化发展道路,积极推进学校信息化基本教学环境建设,大力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发挥教育信息化对引领教育变革、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的支撑作用,为新时代教育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5.推进全市“智慧作业”普及与应用。配合省馆做好配套作业微课的录制工作,积极做好我市智慧作业的普及推广工作,探索基于大数据支撑下的规模化因材施教,切实为师生减负增效。
6.推进全市“专递课堂”和“智慧校园”建设与应用。实现教学点专递课堂全覆盖,并接入省级“专递课堂”监管平台,督促落实常态化应用。实现智慧校园覆盖比例60%,组织学校参加江西省中小学智慧(数字)校园示范校遴选工作,以评促建、以评促用,整体提升学校信息化水平。
7.推进全市“普通高中教育信息化攻坚项目”建设与应用。配合做好“全省普通高中教育信息化攻坚项目”实施工作,做好数据汇聚、分析和评分结果的使用。
8.推动全市“创客教育”建设与发展。各地新建学校应优先配置创客教室,结合“人工智能进课堂”活动,推动机器人教育在中小学校的普及,培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
三、强化应用,完善教育信息化共享体系
在做好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重点抓好优质资源共建共享和应用能力提升,构建一个符合教育实际、满足时代要求、关注师生成长的智慧校园,促进全市基础教育高水平均衡发展,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发展进程。
9.依托江西省中小学线上教学系统及课程征集系统,做好全市中小学生因疫情延期开学期间“停课不停学不停教”线上教育教学服务,按要求完成省厅安排的课程录制任务。
10.推进“赣教云教学通2.0”常态化应用,在全市中小学校所有班级的多媒体教学设备安装“赣教云教学通2.0”,定期公布各地应用数据。
11.建设抚州市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依托网络学习空间提升师生信息素养,构建全市学生成长档案、教师专业发展档案、学校教育管理过程档案,整体推进各县区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与互联互通,形成覆盖全市、贯穿国家和全省的数字教育资源云服务体系。
12. 依托“抚州智慧教育云平台”,开展 “互联网+教研”工作,推进我市“名师课堂”、“名校网络课堂”建设,配合做好“在线教研会客室”活动,建设全市网络教研名师队伍,打造一批具有抚州当地特色的优质教育资源,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在区域、城乡、校际之间广泛共享。
四、举办活动,促进信息技术常态化应用
组织举办好面向师生的各类信息化教学应用展示活动,着力推进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推动形成“班班通”应用新模式和“课堂用、经常用、普遍用”的信息化教学新常态。
13.面向教师,组织开展2020年度中小学教师网络学习空间创建展示活动、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优秀教学资源展示活动、中小学教师“班班通”教学资源应用成果展示活动等。
14.面向学生,举办中小学电脑制作技能提升活动、中小学生机器人竞赛和中小学微视频征集展播活动。
15.做好2020年度省、市教育信息技术研究课题的申报、中期评估、结题鉴定等工作,开展基于“智慧作业”、“专递课堂”教育教学方式的专项课题研究。
16. 配合做好音像教材规范管理,提高使用效率。
17. 坚持每季度最后一个月底前完成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管理信息系统学校和县区本级数据上报,第二个季度第一个月的1-5日完成县区审核数据上报工作。
18. 开展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做好全市教育系统网络安全工作及各重要时刻网络安全监测报告工作。
五、组织培训,提升教师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
加强教育信息化队伍建设,注重教育管理者的信息化领导力培训,开展各种教育信息化应用的常态化培训,营造教育信息化氛围,加大教育信息化的宣传报道力度。
19.组织我市高中学校校长参加全省高中学校校长教育信息化领导力培训。
20.组织相关教师参加全省中小学信息化教学应用骨干教师和带头人培训。
21.组织我市各县(区)电教馆(站)长参加全省电教系统馆(站)长高级研修班。
22.组织教师参加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创新课例培训。
23.举办全市“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专项培训。组织我市相应教师参加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专项培训。
24.根据全市教育信息化项目建设内容,相应开展“智慧教育云平台”、 “智慧校园平台”、“教育城域网使用管理”“班班通应用”、 “直播课堂”等专项培训工作。
六、重点培养,打造全市教育信息化人才智库
建立全市教育信息化专业人才智库,涵盖教育信息化方案建设审批、教师优秀教学资源评比、班班通教学资源评比、学生电脑作品评比、新闻宣传、课程摄制、网络安全等多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为全市教育信息化工作提供人才保障和技术支持。
25.培养全市教育信息化通讯员队伍。加强教育信息化通讯员队伍的建设与管理,举办全市教育信息化通讯员培训班,加大教育信息化的宣传报道力度,依托省、市电教馆网站、“赣教云”、“抚州教育”微信公众号等媒体,认真做好教育信息化应用典型宣传。
26.培养全市线上课程摄制专业人才队伍。加强全市线上课程摄制人才团队建设,打造专业的课件制作、微课拍摄、影像制作等专业人才,提升我市微课摄制整体水平。
27.培养全市创客队伍。加强创客教育、机器人教练员、人工智能及VR虚拟现实创新课堂等方面专业人才的培训,提升我市创客创新整体水平。
28.培养全市网络安全专业队伍。做好全市网络安全人员队伍建设和管理工作,制定各级网络安全应急预案和网络安全管理办法,保障我市教育系统整体网络安全运行。
抚州市电教馆
2020年3月24日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质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者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