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创办网络大课堂推进思政教育数字化转型
近年来,湖南作为教育信息化2.0试点省,大力实施“互联网+教育”行动计划,遵循“方法重于技术、组织制度创新重于技术创新”的理念和“应用为王、实效至上”的原则,推进思政教育数字化转型,创办“我是接班人”网络大课堂,每周五、周六晚上全网全媒播出,组织全省中小学生共上一堂课,成为湖南学习量最大、影响面最广、实效性最好的数字化思政课堂,学习人次超过12亿,课堂被引入新疆、西藏等其他省区,做法被写进新华社“习近平总书记关切事”。
强师资引流。运用数字化和互联网新思维,汇聚思政教育“最强”师资,发挥“名人名师”引流作用,实现“思想红”与“流行红”相统一。曾邀请袁隆平、钟南山等国家功勋以及载人航天总设计师周建平、嫦娥五号总设计师杨孟飞、北斗导航总设计师杨长风等科学家亲自为学生授课,连线天宫空间站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等航天员进行太空授课,广邀青年一代正能量社会偶像参与课堂,遴选教学名师担任总班主任,发动全省优秀教师转型为学生喜爱的“网红”教师。先后有12位院士、50余位专家、120余位名师参与网络大课堂主讲授课,真正做到思政课让信仰坚定、学识渊博、德才兼备、影响力大的“名人名师”来讲,让学生“零”距离感受英雄人物和时代楷模的风范与魅力,有效引导学生由“追明星”“逐流量”到“追名师”“逐梦想”转变,使他们从小埋下真善美种子、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尤其是通过名师示范导向和数字化资源支撑,让普通教师也可上好思政课。
新资源赋能。将思政课教学大纲作为“精选食盐”,将学生喜爱的时、事、人、物作为“主题食材”,按照解构、搭配、重塑的“三步法”创新生成思政教育数字化“课程大餐”。运用现代数字技术和媒体技术,借鉴影视作品、综艺节目、网络流行作品,对课程进行媒体化、场景化、形象化创新,转化为可视、可感、可触、可互动的新资源,已推出86个专题、600余堂数字化课程,有效引导学生改变“追综艺”爱好、养成“追大课”习惯,不断树牢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理想信念。为抓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学习,湖南第一时间推出42集《我是接班人 学习新思想》专题思政教育数字资源,广大学生真心喜爱、竞相观看,成为“流量爆款”,一度导致芒果多个平台流量拥挤堵塞,真正实现新资源赋能思政教育,让思政教育入脑入心。
大平台共享。通过数字化打破时空界限、突破学校边界,构建线上线下融合、校内校外打通的大规模在线思政教育平台,建立起青少年学生愿触及、爱停留的思政教育数字阵地。按照“应用为王、实效至上、平台支撑、开放共享”的思路,以湖南“互联网+教育”大平台为课堂基座,以学习强国、央视频、芒果TV、湘微教育、中国教育电视台、湖南教育电视台等为拓展平台,以学校、家庭、社会为应用场景,完善“云、网、端”服务架构,建立开放共享的生态合作机制,形成全媒全网传播矩阵,构建“人人、处处、时时”可学的思政教育数字化支撑体系。全省中小学生收看大课成为常态,并吸引众多外省学生同步收看,单节课最高超过3000万人,单个平台学习人次突破1亿,完课率高达75%,远超全网平均水平,成为“现象级”品牌。
主课堂变革。通过网络化和数字化的思政教育,实现全省2.8万余所学校高水平思政课全覆盖,有效解决思政课师资不均衡、思政课“开不齐”“开不好”等问题,为落实“双减”政策、促进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质量作出积极贡献。在全省22个农村网络联校实验县、28个教育信息化融合应用实验区、100所芙蓉学校网络联校、540个区域网络联校群、7000余个数字资源教学点整体推进思政教育数字化转型,促进课堂形态、课堂环节、课堂场域等方面的根本性转型,触发思政教育的“课堂革命”,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以《城乡同步,“云”端共上一堂课》为题予以报道。
全社会协同。通过网络化支撑和数字化赋能,推进建立家校社会协同育人新机制。省委书记、省长亲自到网络大课堂为全省学生讲课,省政府将“我是接班人”网络大课堂写入“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等政策文件,宣传、网信、广电、科技、文化、卫健、安全、交通、消防、团委、妇联等部门主动申请加入网络大课堂,搭建零成本、高质量、广覆盖进校园渠道,形成了上下一心、合力育人的格局。将网络大课首推时间安排在周末,鼓励家长承担“思政课”家庭老师职责,陪伴孩子一起学习,让家长带着孩子一起“追大课”成为常态。学习强国全国平台开设“我是接班人”网络大课堂专栏并实现每课首页直播,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解放军报、中国教育报等中央主流媒体大力推介,省内各大媒体全面宣发,各类自媒体纷纷转载,“我是接班人”“网络大课堂”成为全网高频热词,全面协同的思政教育数字化转型态势初步形成。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质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者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