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发展趋势—— ——访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校长刘向兵
编者按: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是以研究劳动科学、弘扬劳动精神、培育劳动英才为鲜明特色的一所大学;是全国最早开设劳动经济领域干部培训的一所高校,是最早开设劳动关系本科专业的高校,也是最早建立劳动关系与工会领域智库的高校,该校的学科集中在劳动领域,如劳动关系、劳动经济、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人力资源管理、社会工作、安全工程、职业卫生工程等。学校坚持对劳模开展本科教育已有27年,很多来自全国各地的劳模都到该校接受学历教育。2019年4月29日,我国高校首个劳模学院于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成立。这一创举是在具有27年历史的劳模本科班基础上实现的。劳模本科教育是该校的一张名牌,27年共计培养劳模学员624人,其中全国劳动模范240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213人,全国人大代表17人,全国党代会代表12人,“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9人。近日,本刊就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发展趋势对该校党委副书记、校长刘向兵进行了专访。
●劳动教育对于人才培养至关重要
●新时代赋予劳动教育新内涵
●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实施路径
《世界教育信息》:尊敬的刘向兵校长,您好!很高兴您能接受本刊的专访。首先请问为什么我国高度重视劳动教育?
刘向兵:在2018年9月10日的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习总书记指出:现在部分青少年出现了不珍惜劳动成果、不想劳动、不会劳动的现象;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他提到了劳动的“四最”——最光荣、最崇高、最伟大、最美丽,要求教育系统“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这些充分体现了总书记对劳动教育的高度重视。
习近平总书记每年都会就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发表重要讲话。2018年4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的劳模本科班学员写了回信,信中提到:“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也是干出来的,希望你们珍惜荣誉、努力学习,在各自岗位上继续拼搏,再创佳绩,用你们的干劲、闯劲、钻劲鼓舞更多的人,激励广大劳动群众争做新时代的奋斗者。我一直在强调,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全社会都应该尊敬劳动模范,弘扬劳模精神,让诚实劳动、勤俭工作蔚然成风。”收到回信后,全校沸腾了,全校师生都深受鼓舞。新时代为什么要把劳动教育提高到这样的一个高度?首先是总书记高度的重视和身体力行。不管是在梁家河的岁月,还是在河北正定县的经历,他都是在身体力行——自己劳动、带领乡亲们劳动、带领干部群众劳动。
第二,我们可以归纳为四个方面。一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因为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强调劳动创造了人、劳动创造了世界。二是强国富民、建设高素质劳动大军的必然要求。总书记讲过人是最宝贵的,如果人人都想少劳多得甚至不劳而获,那这个社会谁来创造价值?谁来创造幸福?三是根治部分青少年存在的不珍惜劳动成果、不想劳动、不会劳动等问题的需要。部分青少年当前不珍惜劳动成果的现象居多,特别是在速食文化、浮躁文化氛围下,不少青少年觉得很多东西可以随意丢弃。我们也接触过一些孩子,他们觉得劳动是一种惩罚的手段,谁犯错误了、有问题了,老师才罚他劳动,好像正常人是不劳动的。还一种观点是青少年从小到大逐步成长的过程,就是一个远离劳动、脱离劳动的过程,或者说跟体力劳动越来越远的过程,“我要做人上之人,做白领”。这其实忘记了“做白领”同样也是在劳动。只把体力劳动看成是劳动,所以觉得知识越多、学历层次越高就越应该远离劳动,但这实际上是一个误区。四是完善国民教育体系,构建一个强调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体系的要求。我想分享一个这方面的“学术之争”:一派是以华东师范大学的瞿葆奎教授为代表,另一派是以北京师范大学的黄济教授为代表。瞿教授是反对把劳和德智体美并举的,他的依据来自王国维先生的“教育宗旨论”。王国维先生讲到人要成为“完全之人物”,是“身体之能力”和“精神之能力”都十分发达的人。“身体之能力”对应体育,“精神之能力”包含了知识、情感、意志,对应的是“真善美”——德育、智育、美育。而劳育归不到人的身心素养的任何一方面,所以瞿教授认为劳动教育不是和德智体美并列的。黄教授认为劳动教育固然不能跟其他四育并列,但它是其他四育实现的一个途径。劳动是一种手段,人可以通过劳动实现其他四育:劳动对德育叫树德,对智育叫增智,对体育叫强体,对美育叫育美。那么劳动本身有没有教育的功能?这就是另一种概括表述——“关于劳动的教育”。“关于劳动的教育”是指劳动本身是有教育内容的,不只是其他几育实现的途径。例如,我们要培养热爱劳动和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正确的劳动观念和劳动的积极态度,这些可以说是德育的内容,但是,德育包含不了这么全、这么细;劳动技能的培养,是智育的内容,但它又比智育更延伸一些,还包括劳动的知识、劳动科学方面的教育。这些使劳动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其他的四育不能完全涵盖。德智体美劳有各自的功能:德育对人的发展侧重的是“善”的要求,解决世界观、人生观这些问题;智育侧重的是知识的开发,智能的提升,体现的是“真”的要求;体育体现的是“健”的要求;美育强调的是“美”的要求。有了“真、善、美、健”,劳动教育侧重的是什么呢?很多人认为是“实”的要求。“真、善、美、健”都有了之后,怎么让它落实?这要通过实践,去和相关对象产生联系,改变我们周围的客观世界,最后才能实现。如果说我们要成为一个“完全之人物”,没有劳育,其他几个方面很难做实、落实。从这一点讲,我觉得不论是瞿教授还是黄教授,都有各自的道理。总之“五育并举”一个都不能少。
二、新时代赋予劳动教育新内涵
《世界教育信息》:您认为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内涵是什么?
刘向兵:我将其概括为五个方面。一是在地位上,劳动教育应该是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是在内容上,新时代的劳动教育有新的拓展:劳动的内容越来越丰富,形式越来越富于变化;劳动者的流动性越来越强,总体上劳动在朝着“劳动者体力支出越来越少,智力支出越来越多”的方向发展;劳动主体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人才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劳动作为谋生手段的同时,也出现了“乐生性”的特点——一种愉快幸福的劳动,而不再都是痛苦的、消耗体力的劳动。三是在形态上,劳动教育被理解为劳动的思想教育、技能培育、实践锻炼,劳动要从思想上、观念上解决问题,再掌握技能,最后运用于实践,这样才能解决总书记所说的“不珍惜劳动成果、不会劳动、不爱劳动”等问题。四是在目标上,劳动教育以提高学生的劳动素养为重点。特别是到了大学阶段,劳动教育不能让学生仅限于会做家务、会做一点农活,新时代的大学生需要培养全面的素养,我们称作劳动教育的五个“目”:劳动价值观、劳动情感态度、劳动品德、劳动习惯、劳动知识与技能。如果学生具备了这些品质,那么他们的劳动素养就提高到了较高的水平,就达到了要求。五是在目的倾向上,新时代的劳动教育应该追求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的统一。过去的教育在培养人的过程中,多强调成才,而强调如何做人的方面不够。一个人在成才的同时也要学会做人,还要有内在的东西——“德”。新时代下人的内在修养需要达到一定的标准,劳动会在过程中对人格产生塑造作用。
《世界教育信息》:您认为新时代的劳动教育和以往有什么不同?
刘向兵:以往的劳动教育带有比较鲜明的外生性,驱动力来自外面,包括目的也带有外生性,这是很多专家在研究中发现的。为什么过去的劳动教育经常看起来轰轰烈烈,但持续不了多久。主要因为推动劳动教育开展的力量来自外部,一旦政治、社会环境等因素发生变化,劳动教育的开展会因之而受到限制。现在的劳动教育更多强调内驱力,让劳动激发人们的幸福感、获得感。创造劳动热情,要逐步回归到马克思的劳动观点——劳动成为人的一种需要,不只是养家糊口、发家致富的一种手段。现在我们可以看到一些家长、老师在周末带着孩子去郊区的菜地浇水施肥,他们不是靠这片菜地去挣钱,而是和孩子们从中体验到劳动的快乐。特别是随着社会中产阶级的增加,这种现象会越来越普遍。
此外,现代的劳动教育和过去相比,还有三个方面的差异。第一,现在的劳动教育追求的是一种全面的、本源的劳动观,劳动不能再简单看成是体力劳动、重复劳动或者没有创造性的、传统的工业劳动、农业劳动。劳动是一个体系,包括了人类改造世界、创造世界的一切的实践活动,是工作、奋斗等行动的统称。它既包含脑力劳动也包含体力劳动,既包含简单劳动也包含复杂劳动,既包含创造性劳动也包含重复性劳动,既包含生产性劳动也包含非生产性劳动,既包含物质生产劳动也包含非物质生产劳动。各行各业、各个岗位的工作都是劳动,都需要工作者发扬劳动精神和劳模精神。我们既不能把劳动的一种形式理解为劳动的全部,也不能用一种形式否定与之相关联的另一种形式,这“两个不能”是很重要的原则。对于大学生而言,读书、做实验、实训、考试、答辩都是劳动,所以我对我校本科新生讲过,学习就是大家最重要的劳动,在学习中同样要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同样要发扬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劳动精神。有些学生抄袭作业、考试作弊,就是劳动观出了问题。
第二,作为“网络原住民”,新时代的青少年对劳动的感觉是不一样的,部分人非常关注人工智能时代还需不需要劳动。中国人民大学杨伟国教授提出,人工智能是否能取代劳动有两个前提:一是人工智能可以在多大程度上超越人类的智能;二是人工智能可不可以实现自我再生产。这两个前提如果实现了,人工智能就会走到人类前面,不是人类能把控的。但这两个前提目前看来还比较遥远,应该是人工智能发展的“高压线”。这两个前提如果不实现,那人工智能时代人类同样需要劳动。这里有三个理由。一是劳动是人类存在的手段,人是需要劳动的,人工智能时代劳动同样是人的需要,只不过是以不同形式开展劳动。二是人类历史上技术创新和就业岗位之间一般呈现一种波浪关系,每次工业革命都带来了一些劳动岗位、劳动形式的消失,但随后又会带来新的劳动岗位、劳动形式的产生。例如,自动驾驶技术会让司机职业消失,但是可能会出现城市交通优化师职业;各种可穿戴的智能监测设备会让检验师相关的职业消失,但可能会出现健康分析师这样的一些职业,所以人的劳动不会因技术进步而被替代,但是工作岗位对人的要求也变得更高。例如,近些年全国都在要求取消高速公路跨省收费,一些年轻的收费员感到自己将会失业。这就是技术革新的一种现象,这些人应该去思考怎么学习新的技术、锻炼新的技能、找到新的工作。三是人工智能的效果和效率也要靠人类劳动来操控和把握。人工智能也是靠人的,离开了人,劳动工具可能就会失效。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波音737MAX8,它在自动驾驶时出现问题,驾驶员没有办法去控制而导致空难,这就是典型的人机不够融合的例子。人机协同、智慧劳动都要依靠人。
第三,新时代的劳动要紧跟新时代创新的步伐。我们要采取一些信息通信技术、人工智能等技术,让劳动教育活起来、实起来。
最后再强调一下,与中小学的劳动教育不一样,大学劳动教育是一种面向职业的教育,也可以说是一种劳动的教育。它要让学生了解到专业劳动的发展趋势、基本现状、责任、权利、义务,所以高校的劳动教育特别强调劳动科学知识的系统学习。中小学生的劳动教育更多的是体验劳动,让他们爱劳动、会劳动,而大学生固然可以去学工、学农,但更重要的是要懂劳动,掌握与劳动相关的知识,在爱劳动、会劳动的基础上理解劳动。大学劳动教育要讲劳动法律、劳动关系、劳动经济,比如说就业就是一个劳动经济问题,员工的薪酬、产假等是劳动保障问题,也是劳动关系问题。大学生要懂得安全劳动、体面劳动和可持续劳动,这意味着劳动不一定只是去奉献、去透支。我们学校的教师也在批评所谓“白加黑”“5+2”的提法,学了这些知识可以更好地倡导可持续劳动。人是最宝贵的资源,新时代劳动教育也要让人民群众有获得感、幸福感。
三、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实施路径
《世界教育信息》:新时代的高校劳动教育如何实施?
刘向兵:一个最简要的说法就是“1+8”。其中,“1”就是在大学里开一门必修课,可以叫《劳动科学概论》,也可以叫《劳动概论》,主要包括劳动法律、劳动关系、劳动经济、劳动社会保障和劳动安全的相关内容。我国台湾地区部分高校已经这么做了,很多大学都开设了《劳动导论》,还有两到三门的劳动教育通识课。“8”就是与八个方面的结合,包括与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创新创业、职业生涯与就业指导等方面的结合。其中,就业指导与校园文化其实有着密切关系,如果校园里出现崇尚劳动的气氛,那将是一种很好的劳动教育。我们强调劳动模范进校园,就是为了让劳动文化能够浓郁起来。
我们还可以把劳动教育的“1+8”概括为“四位一体”,即课程劳育、思政劳育、专业劳育和实践劳育。课程劳育是专门开设一门关于劳动教育的课程。思政劳育就是把劳动教育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中。专业劳育就是把劳动教育融入到各门专业课中。例如,新闻专业的学生,在接受新闻相关知识、学习操纵摄像机、了解如何编辑视频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接受劳动教育的过程。我个人本科专业是生物,我在实验室研究怎样培养小麦让其产量更高的过程,实际上是我学习劳动技能的过程,这也是与专业相结合的劳育。最后是实践劳育,让学生在实践中推动劳动教育,高校鼓励学生到田间、地头、车间等去实地考察,劳育对学生的影响就会非常深刻。
最后,在推动劳动教育的过程中,我国需要大批的劳动教育师资,在新时代背景下,各高校需要开设一门关于劳动教育的课程,都需要劳动教育方面的教师。因此,我建议部分师范院校的学生,如果有兴趣,就可以尽早开始研究,尽快积累经验,力争成为国家在劳动教育方面的教师。我也呼吁各师范院校尽快开设这样的硕士点,希望北京师范大学等师范院校能够在这方面先做起来,也带动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共同推进这项极其重要的事业。
4月29日,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成立了全国高校首家劳模学院,引发社会热烈反响和广泛好评。我们成立劳模学院,有三个出发点,一是发扬中国劳动关系学院举办劳模本科教育27年形成的良好传统和优势,扩大劳模本科教育办学规模,在现有社会工作专业基础上,增设人力资源管理等专业,为劳模学院提供更多专业选择,满足劳模学员的学习需求,从而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劳模本科班学员回信精神,进一步擦亮劳模教育金字招牌,更有利于提升劳动模范综合素质,培养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产业工人队伍。二是以此为平台,进一步加强与兄弟高校及全国各级工会组织的合作,探索劳模学历教育与技能培训、研修的有效结合,把学院办成全国劳模学历教育的最高学府和全国劳动模范、大国工匠研修深造的重要基地。三是进一步发挥“劳动模范在校园,大国工匠在身边”的独特优势,以劳模教育带动和促进劳动教育,在全校青年学子中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并在整个社会进一步弘扬劳模精神,树立劳动光荣的观念。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教育学重大课题“建设教育强国的国际经验与中国路径研究”(编号:VGA180002)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质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者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