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和教育部共同研究起草了《关于深化高等学校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7月27日在教育部网站上发布,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这是继教育部、科技部破除唯SCI指标和唯论文之后的又一项重要的指导意见,而且直指最为具体诟病的高校教师职称制度,科技与人才评价”破四唯”走向深入。
由于评价导向和大学排名等问题,在过去的高校职称评审中,学校往往热衷于“数”教师的论文和专利数量而忽视质量;过于重视教师在SCI期刊发表的文章;过于重视影响因子,而忽视实际学术水平和教学能力……这些倾向不但对于大学培养人才这一根本目的相背离,也不利于激励高校教师取得原创性成果,也不利于提升高校的自主创新能力,同时也催生了论文拼凑与抄袭等诸多学术不端等行为。
《征求意见稿》明确表示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职称评审的首要条件,克服唯学历、唯资历、唯“帽子”、唯论文、唯项目等倾向。高校应加强教学质量评价,把课堂教学质量作为主要标准,提高教学业绩和教学研究在评审中的比重。突出教书育人实绩,注重对履责绩效、创新成果、实际贡献的评价。
当然,不少人在认真研读了征求意见稿后也有一些担心,相关部委的想法和大方向是没错的,但高等学校既是教学中心又是科研中心,但两个中心是由一支队伍承担,高校教师是一岗双责,教学必须与科研结合。作为一个教师,搞好教书育人工作,这是必要条件,也要从事科学研究,这才是充分条件。另外,我国幅员辽阔,高校之间的差距非常大,这样的一刀切会不会造成新的问题和不平衡?因此,我们认为应该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明确分类分层评价标准。从破四唯、破五唯开始,很多学者已经指出之前评价体系的弊病所在,那就是眉毛胡子一把抓,用一把尺子来度量所有的学科和工作,因此评价体系改革的核心之一就是分类分层评价。分类分层评价说起来简单,但其实异常复杂,可谓是千头万绪,一方面,学科与学科之间,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及技术开发之间,人员分类和层次之间,教学与科研等等都需要更为细致到学科以及具体工作的评价指标;另一方面,我国不同地域、不同高校之间的水平差距过大,北大清华和边远地区的大学如果用一个尺子来衡量,后者无论怎么努力都难以达到发达地区的指标,这同样延伸到人才评价方面,边远地区大学的人才评价标准必然不能等同于清华北大,那么就意味着不同地域的高校也要建立相应的评价体系。但新的问题来了,难道一个国家的同一职称标准还分三六九等吗,边远地区的教授到发达地区能任教授吗?另外,如果分类分层评价达到这么细的程度,每个子系统评价标准的自行其实很容易造成整体评价的崩塌(比如不同学校的比较,不同学校相同学科人才的比较),这是需要认真研究的一个问题。
在合理分类分层后,针对被评人员的层次和类别,评价其论文代表作或标志性成果,论文代表作和标志性成果等于在一开始就廓清了各自的方向。规定推行论文代表作的设定数量上限,引导科技人员更加关注论文质量,彰显不以“数量论英雄”的精神,同时也彰显了同行评价的重要性。最重要的是建立同行评议制度,但由于文化传统和资源分配渠道,我国的同行评议制度并没有真正发挥作用,请独立的第三方评价应该是个不错的选择。
二、“师德”如何量化。说到评价就要谈到量化,无法量化就很容易导致评价腐化。德智体美劳,“德”一直是占据首位的,这没有任何问题。但是作为评价标准,如何来量化师德其实是个大问题,坦率说,师德看不见摸不着,凭的是个人的修养和品质以及在重大关键时刻的表现。在这方面的评价尤其需要谨慎,尤其是通过学生投票等所谓的民主评议方式来评价“师德”,很容易掉入另一个“唯投票”迎合作秀的陷阱。从以往的实践来看,对于学生严格要求的或者考试分数打的不高的教师,学生评价往往比较低,但能因此说这些老师的师德就低吗?对于师德问题,更宜采用事后追究的办法,对于那些学术不端、道德败坏的高校教职人员严肃处理,以正风气。
三、强调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在分类分层分岗评价的基础上,想要更好地进行人才评价,必须要强调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定性评价是定量评价的基础,在定量数据分析前,先要定性判断指标数据的同类性,因为定量评价的量必须是同类的,只有同类型才可比较。有时候为了提高评价精确性,也选择将定性指标进行量化,作为定量信息来处理。在这个过程中,应当根据评价对象的特性先进行分类,在根据评价的目的选择定性与定量在这个评价过程中的比重,从根本上说就是要达成主观与客观之间的平衡。
四、不唯论文不代表不看论文。教育部、科技部相关领导在解读两份文件的时候都明确表态,不唯论文并非不看论文,破除“SCI崇拜”也不是要消除SCI指标,对于基础研究来说,论文依然是非常重要的学术载体,不能为了破除“唯论文”就降低基础研究领域高质量论文的标准。
切切不能因此滑向另一个极端,认为在大学工作搞好教学就行了,所有评价标准都围着教学转。因为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不同,大学没有学术就称不上是大学,科研是大学的重要功能和时代使命。从科研生涯的基本规律来看,年轻人在进入到学术圈的早期有冲劲,干突破,最适合于进行科研方面的工作,而达到一定年龄有了相关地位、做出重要学术贡献的教授则更适合教书育人,这其实也契合分类评价的基本指导思想。
(2020-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