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信息化优质均衡发展的系统动力机制研究
摘 要:从系统视角研究义务教育信息化优质均衡发展的演化规律和驱动力,对优质均衡发展失衡风险的预警和治理具有重要意义。使用系统动力学方法,构建义务教育信息化优质均衡发展仿真模型,结构化分析优质均衡发展的驱动因子和内在动力机制,明确义务教育信息化优质均衡发展的动力和未来趋势。研究表明:义务教育信息化优质均衡发展的动力依次为信息化应用、信息化组织与管理、信息化保障机制、数字化教育资源平台、信息化基础设施,应该提升以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的应用性投入,巩固以信息化组织与管理队伍、信息化激励与考评制度建设为主的管理性投入,以及完善以数字化教育资源平台、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满意度为主的建设性投入,以此来促进义务教育信息化优质均衡发展。
关键词:义务教育;信息化;优质均衡发展;系统动力学;机制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24)03-0052-12
作者简介:张红艳,石河子大学师范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新疆石河子 832000);连雅迪,石河子大学师范学院实验员(新疆石河子 832000)
基金项目:2018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基金项目“新疆地区校园网络文化安全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编号:71864031);2017年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项目“新疆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信息化绩效改进研究”(编号:176130052)
一、研究背景
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中明确提出,要着力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到2035年实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目标。义务教育信息化优质均衡发展对当前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实现教育公平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均衡是对事物发展状况的一种描述,指向影响事物发展诸要素之间的一种稳定、有序、协调的状态。[1]而优质均衡发展是指事物在时间和空间上以一种稳定、有序、协调的状态发展。当系统内互相依存的各部分之间处于动态的运行平衡状态时,我们称这个系统处于均衡状态。[2]社会系统结构与功能转变的基本动力在于追求生存、发展及优化的愿望。[3]如果系统内部结构失去均衡性和协调性,也就会失去有序性和稳定性,系统整体的优化发展也就会丧失条件和基础。[4]所以,义务教育信息化优质均衡发展是指,义务教育信息化系统内的各要素之间建立起一种稳定、有序、协调的发展状态。其在空间结构上表现为不同地区之间,同一地区不同学校之间以及同一学校不同群体之间的均衡,在时间结构上表现为学生在接受信息化教育的起点、过程、结果等方面得到大致均等的教育条件和教育资源,[5]并尽可能地获得发展与成长。
义务教育信息化是一个包含信息化基础设施的物质循环、信息化组织与管理的信息传递,以及信息化应用的能量流动,并与外部教育系统不断进行交互的复杂系统。分析影响义务教育信息化优质均衡发展的因素,不仅涉及多个变量动态性反馈问题,还存在信息化组织与管理、信息化保障机制等非线性问题。系统动力学主要是通过对系统内部变量间反馈结构关系的分析来研究系统整体行为的理论,也就是平衡条件下的变动对平衡态的影响。[6]系统动力学理论于20 世纪70 年代末引入我国,主要用于解决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领域中的预测、管理、优化等问题,近年来常被应用于教育信息化领域中解决复杂的非线性问题。有学者利用系统动力学方法,通过不同组合策略来观察影响高等教育教学信息化系统发展的动态变化关系,为其科学发展提供决策与理论依据。[7]有学者基于系统动力学对教育信息化项目风险系统的演化进行仿真分析,明确提出不同变量对教育信息化项目风险的影响程度不同。[8]有学者构建的MOOCs环境下学习者个性化学习需求的预测模型,旨在优化学习者在MOOCs课堂中的参与度及学习体验。[9]有学者利用系统动力学模型,科学地预测出中国“十四五”阶段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规模比例,为教育管理部门制定相关教育发展目标等提供借鉴。[10]由此可见,系统动力学在预测与观察不同变量影响相关系统动态行为变化关系上具有较大优势。本研究利用系统动力学方法,一方面通过定性分析找准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动态反馈结构,[11]构建出义务教育信息化优质均衡发展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另一方面通过定量分析,用流程图及变量方程函数关系展现系统行为变化的趋势,[12]找到影响义务教育信息化优质均衡发展的动力因素,模拟仿真出义务教育信息化优质均衡发展的未来路径,为相关部门教育决策、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二、测评体系的建立
为了明确义务教育信息化优质均衡发展中动力之间的结构及作用力关系,需要建立义务教育信息化优质均衡发展的测评体系。义务教育信息化优质均衡发展测评指标及指标权重的研究相对比较多,本研究测评指标的确定采用关键指标提取法,而指标权重的确定采用熵值法。 在中国知网中以“义务教育信息化”“测量”“评估(价)”“优质均衡发展”作为关键词,按照主题相关性进行筛选,查找到有效文献26篇,利用Bicomb2.01软件对其进行关键要素指标的提取,提取过程中将相近同义项进行合并,以词频大于13次的关键词为高频词,[13]最终确定义务教育信息化优质均衡发展系统的关键指标。在指标体系权重计算上采用客观赋权法中的熵值法。[14]
首先,计算义务教育信息化优质均衡发展测评指标体系中第j项指标的熵值,用ej表示,ej∈[0,1]。
公式1中,pij为指标比重,表示第j个指标下的样本占该指标的比重,k为调节系数,,n为样本总量,Xij表示第i个样本的第j项指标的得分。
其次,计算第j项指标的差异性系数dj,dj越大,那么指标数据包含的信息承载量越大,指标的影响力也就越大,则有:
dj=1-ej,j=1,2,...,n 公式2
最后,计算第i个维度下第j项指标的权重系数,则有:
由于熵值法得到的权重小数位数偏多,在实际统计过程中不利于指标间比较。为此,将在熵值法确立的指标权重基础上,进行指标权重的归一化处理。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公式4中,W*ij表示第i个维度下第j项指标归一化后的权重,Wij表示第i个维度下第j项指标在熵值法中确立的权重,表示第i个维度下第j项指标在熵值法中确立权重的总和。最终构建由5个一级指标、14个二级指标、51个三级指标的义务教育信息化优质均衡发展系统测评体系,如表1所示。
表1 义务教育信息化优质均衡发展系统测评体系
三、系统动力学模型的构建
要揭示义务教育信息化均衡条件变化对均衡态的影响,可以利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分析影响义务教育信息化优质均衡发展因素之间的关系,对不同投入下义务教育信息化的优质均衡发展状况进行模拟。所构建的义务教育信息化优质均衡发展系统动力学模型包括确定系统因果关系图、系统流图、变量关系方程式、模型检验等环节,[38]以此来表示系统内部结构的变动。
(一)因果关系
依据义务教育信息化优质均衡发展系统测评指标的构建,对义务教育信息化优质均衡发展系统内部五个优质均衡发展子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分析,利用Vensim PLE软件绘制其因果关系图,如图1所示。其中箭头带有正负标向的弧线被称为因果链路,因果链路上“+”符号为正因果链路,表示箭尾元素与箭头元素呈正相关,反之为负因果链路。同时,由若干条因果链路所组成的回路称为因果反馈回路,确定该因果反馈回路极性需要看其反馈回路中的负因果链路的个数,若为奇数个,则其极性为负,反之其极性为正。[39]义务教育信息化优质均衡发展系统的因果关系分析是从五个优质均衡发展子系统出发,以义务教育信息化优质均衡发展总投入及五个优质均衡发展子系统投入因子分配比例的变化为线索,明确义务教育信息化优质均衡发展各要素之间的因果关系。
图1 义务教育信息化优质均衡发展系统的因果关系
图2 义务教育信息化优质均衡发展系统流图
(二)模型系统流图
系统流图是在因果关系确立的基础上,对五个优质均衡发展子系统中的变量性质进行定量区分,并引入状态变量、速率变量、辅助变量、常量及物质流、信息流等更加直观的符号反映该系统变量之间的动态逻辑结构关系,[40]以便掌握义务教育信息化优质均衡发展系统的结构及行为特性。另外,通过各变量之间的数学方程式,也可以科学地预测与分析不同资金投入比例对义务教育信息化优质均衡发展系统的影响。借助Vensim软件构建义务教育信息化优质均衡发展系统的流图,为了便于观察将线条交叉部分标为虚线,如图2所示。
(三)动力学模型的检验
1.运行检验
在Vensim软件中设定TIME STEP参数为1、0.5、0.25进行仿真比较,如图3所示。结果发现仿真步长由1年降到0.5或0.25年时,义务教育信息化优质均衡发展辅助变量的行为模式并未发生明显变化,并且均在第9年出现实现义务教育信息化优质均衡发展的拐点,说明仿真步长的流率变化不会使该系统运行结果产生较大误差,表明该系统行为处于基本稳定状态。以下将选取1年作为该模型仿真的步长进行系统模拟,结果如图3所示。
图3 义务教育信息化优质均衡发展系统动力学模型的运行检验
2.灵敏度检验
以调整周期常量为例,将其参数值设定为1倍、5倍、10倍,观察义务教育信息化优质均衡发展辅助变量的模拟结果,如图4所示。
图4 义务教育信息化优质均衡发展系统动力学模型的灵敏度检验
从图4可以看出,当总投入为5且调整周期不断增加时,一方面,实现义务教育信息化优质均衡发展的年限不断延长,表明义务教育信息化优质均衡发展调整周期慢会严重阻碍其优质均衡发展的实现,这就需要相关部门增加义务教育信息化优质均衡发展调整周期的速度。另一方面,义务教育信息化优质均衡发展系统常量的极端改变,只会影响优质均衡发展系统数值的改变,但行为模式不会发生剧烈变动,对其他常量逐一重复上述步骤进行相应检验均未发现异常变化。
四、系统动力的确定
本研究以西部某地区中小学教师为研究对象,采用分层抽样发放的方法,发放问卷260份,有效问卷227份。经过探索性因子分析对数据进行效度检验,得到KMO和Bartlett球型检验的值为0.943,累积方差解释率为71.50%,在信度检验上所有题项的Cronbachα值为0.943,表明该数据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进行下一步义务教育信息化优质均衡发展系统动力学模型的构建与仿真分析。
(一)增加总投入以助力均衡状态的早日实现
增加义务教育信息化总投入有助于均衡状态的早日实现。一是对五个优质均衡发展子系统建设投入因子的比例进行义务教育信息化总投入的平均分配处理。二是通过改变辅助变量义务教育信息化优质均衡发展总投入比例的参数值,观察义务教育信息化优质均衡发展辅助变量的变化情况和该系统行为的演变过程,如图5所示。
图5 义务教育信息化优质均衡发展总投入对该系统行为演变的影响效应
整体来看,当总投入比例为5时,将在第9年后实现区域教育信息化的优质均衡发展;当投入增大到目前的2倍(总投入比例为10)、3倍(总投入比例为15)、4倍(总投入比例为20)、5倍(总投入比例为20)时,将分别在第8年、第7年、第6年、第5年后实现区域教育信息化的优质均衡发展。说明随着义务教育信息化优质均衡发展总投入比例的不断扩大,义务教育信息化实现优质均衡发展的年限间距逐渐减小,一定程度上说明义务教育信息化高投入可以消解义务教育信息化的失衡发展状况。但义务教育信息化优质均衡发展是一个复杂且漫长的调整过程,提高义务教育信息化优质均衡发展总投入只是改善其失衡发展的有效条件之一,要想利用有限投入获得义务教育信息化优质均衡发展的高回报,就需要从五个优质均衡发展子系统中寻找具体的较优策略。
(二)以教育信息化应用为动力来源
义务教育信息化优质均衡发展的最强劲动力来自教育信息化应用。当义务教育信息化优质均衡发展总投入比例的参数值固定为5时,仅通过改变信息化组织与管理、信息化基础设施等五个优质均衡发展子系统建设投入因子的分配比例,按照上述判断依据,仿真预测出其对义务教育信息化优质均衡发展所产生的不同影响效应,如图6所示。
图6 不同投入对义务教育信息化均衡状态的影响仿真
由此可见,通过在有限投入比例中单个增加五个子系统的投入比例,发现其对义务教育信息化优质均衡发展的影响效应大小排序为:信息化应用>信息化组织与管理>信息化保障机制>各投入因子比例平均分配>数字化教育资源与平台建设>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这说明,仅仅通过信息化硬软件资源的优化配置,并不能大幅度提升基础教育信息化优质均衡发展的效应。真正解决基础教育信息化失衡发展的作用机制在于:确切落实信息化保障与激励机制,组建以教育主体数字化学习需求为中心的信息化组织与管理队伍,在有序的数字化教育场域中使信息化应用的过程与结果具有价值。此外,目前我国各级各类学校在信息化基础设施、数字化教育资源平台等技术准入性建设方面,已通过增加投入力度取得较大进展,但在信息化应用方面仍存在校际、城乡、区域的使用鸿沟,原因就在于单一外延式投入虽能产生优质均衡发展效应,但教育主体未能掌握有效利用该类信息化硬软件资源的知识与技能,并在认知系统内建立感知无用性的刻板印象,未能从根本上消解由教育主体技能与使用差异所带来的发展差异,且所付出的经济成本代价巨大。
(三)发展动力的多元性和结构性特点
1.提高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满意度
信息化基础设施优质均衡发展子系统中,提高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满意度为促进优质均衡发展的最有效策略。
在信息化基础设施优质均衡发展子系统中,通过对投入因子在三级指标上的分配变化进行仿真分析发现,促进优质均衡发展效应的大小排序依次为:各建设投入因子及三级指标平均分配(第9年)>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满意度投入(第10年)>信息化终端配备投入(第10年)>信息化教室建设投入(第11年),如图7所示。
图7 信息化基础设施优质均衡发展子系统在三级指标上的分配变化对优质均衡发展的影响效应
由图7可以看出,信息化硬件设施搭建的信息化教育环境只有在全面满足师生开展日常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才能促进义务教育信息化的优质均衡发展。但仅通过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并不能及时缩短义务教育信息化实现优质均衡发展的年限,系统行为总体变化趋势与上述分析结果相一致。
2.提高数字化教育资源平台建设满意度
数字化教育资源平台优质均衡发展子系统中,提高数字化教育资源平台建设满意度为促进优质均衡发展的最有效策略。
在数字化教育资源平台优质均衡发展子系统中,通过对投入因子在三级指标上的分配变化进行仿真分析发现,促进优质均衡发展效应的大小排序依次为:各建设投入因子及三级指标平均分配(第9年)>数字化教育资源平台建设满意度投入(第9年)>数字化教育资源与平台建设投入(第10年),如图8所示。
图8 数字化教育资源平台优质均衡发展子系统在三级指标上的分配变化对优质均衡发展的影响效应
图8的仿真结果表明,数字化教育资源平台只有从学校教育教学的实际需求出发,建设出令人满意的资源才能更快地促进各义务教育信息化的优质均衡发展。仅通过数字化教育资源平台建设也不能及时缩短义务教育信息化实现优质均衡发展的年限,系统行为总体变化趋势与上述分析结果相一致。
3.促进信息化组织与管理人才队伍建设
信息化组织与管理子系统中,促进信息化组织与管理人才队伍建设为促进优质均衡发展的最有效策略。
通过仿真分析发现,在信息化组织与管理子系统中,促进义务教育信息化优质均衡发展效应的大小排序依次为:信息化组织与管理队伍建设投入(第5年)>信息化组织与管理建设满意度投入(第6年)>信息化组织与管理机制建设投入(第7年)>各建设投入因子及二级指标平均分配(第9年),如图9所示。
图9 信息化组织与管理优质均衡发展子系统在三级指标上的分配变化对优质均衡发展的影响效应
在信息化组织与管理方面,整体提升学校信息化组织与管理队伍的领导与规划力建设,能加快义务教育信息化实现优质均衡发展的年限,而均衡分配三方面的投入只会延缓均衡的实现。表明信息化组织与管理人才队伍的建设是促进优质均衡发展的最有效策略。
4.加强信息化激励与考评制度建设
信息化保障机制优质均衡发展子系统中,加强信息化激励与考评制度建设为促进优质均衡发展的最有效策略。
通过仿真分析发现,促进义务教育信息化优质均衡发展效应的大小排序依次为:信息化激励与考评制度建设投入(第6年)>信息化保障机制建设满意度投入(第7年)>各建设投入因子及二级指标平均分配(第9年),如图10所示。
图10 信息化保障机制优质均衡发展子系统在三级指标上的分配变化对优质均衡发展的影响效应
在信息化保障机制优质均衡发展子系统中,加强信息化激励与考评制度建设为促进优质均衡发展的最有效策略,平均分配是所有策略中效果最差的,因此,信息化激励与考评的制度建设必须给予重视。
5.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信息化应用优质均衡发展子系统中,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为促进优质均衡发展的最有效策略。
通过仿真分析发现,促进义务教育信息化优质均衡发展效应的大小排序依次为: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投入(第3年)>信息技术应用的满意度投入(第3年)>信息化学习应用投入(第4年)>信息化资源平台应用(第4年)>各建设投入因子及二级指标平均分配(第9年),如图11所示。
图11 信息化应用优质均衡发展子系统投入在三级指标上的分配变化对优质均衡发展的影响效应
图11的仿真结果表明,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信息技术应用的满意度都可以最快实现义务教育信息化优质均衡发展,而所有方面均衡投入只会延缓均衡的实现,所以,应该在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养和信息技术应用的满意度方面着力。
通过对以上五个方面的综合比较,可以找到实现优质均衡发展的最优策略。由图7—图11的对比可以发现,义务教育信息化优质均衡发展的累积效应大小依次为: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投入(第3年)>信息技术应用的满意度投入(第3年)>信息化学习应用投入(第4年)>信息化资源平台应用(第4年)>信息化组织与管理队伍建设投入(第5年)>信息化组织与管理建设满意度投入(第6年)>信息化激励与考评制度建设投入(第6年)>信息化保障机制建设满意度投入(第7年)>信息化组织与管理机制建设投入(第7年)>各建设投入因子及二级指标平均分配(第9年)>数字化教育资源平台建设满意度投入(第9年)>数字化教育资源与平台建设投入(第10年)>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满意度投入(第10年)>信息化终端配备投入(第10年)>信息化教室建设投入(第11年)。由此可见,促进优质均衡发展的最优策略是以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的、信息化应用子系统的应用型投入;稳固策略是以信息化组织与管理队伍、信息化激励与考评制度建设为主的,信息化组织与管理以及信息化保障机制子系统的管理性投入;基础策略是以数字化教育资源平台满意度、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满意度为主的,数字化教育资源平台以及信息化基础设施子系统的建设性投入。
五、促进义务教育信息化优质均衡发展的策略
(一)最优策略
提升以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的应用性投入,是推进义务教育信息化优质均衡发展的最优策略。教师是教育工作的中坚力量,有高质量的教师,才会有高质量的教育。通过对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分析,发现仅有42.6%的乡村教师在信息技术评估与诊断能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力的自评上给予良好与优秀,且仅有22.3%的乡村教师对自身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十分满意。此外,利用线性回归得出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对学生信息化学习应用有显著正向影响(p<0.01,t=2.143,β=0.261,调整后的R2=0.575),以教师为主的教育引导者,依据不同的信息素养在数字化教育中开展数字化教学活动产出的学习价值差异,导致学生利用信息化实现全面发展程度存在差距。信息化应用是基础教育信息化最终建设的目的与效益体现,根据仿真预测结果分析,单维有限资金投入供给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培训对义务教育信息化优质均衡发展效应的促进作用最为明显。教育部把信息素养列为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所属的专业知识,使教师和教师储备人才了解信息时代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因此,结合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单维资金投入情况下,投入的资金除了用于增加教师与科研团队开展线下信息化教学活动的交流机会,还要用于打造线上教师信息化技能培训的全套课程、构建教师学以致用转化的信息化教学活动课堂展示平台。这不仅可以加强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还可以使教师在线上个性化选取自我专业发展所需的信息技能课程,并做到即时学习与复习。所提供的课堂展示平台也是以营造全员研讨为主的校本应用氛围形式,使教师有效实现线上学习、线下应用,及时在所任学科中实现学与用的融合。
(二)稳固策略
巩固以信息化组织与管理队伍、信息化激励与考评制度建设为主的管理性投入,是促进义务教育信息化优质均衡发展的稳固策略。信息化组织与管理队伍建设是保障基础教育信息化优质均衡发展稳步推进的支持力量,有分工明确、职责清晰的信息化组织与管理队伍,才能合理规划与建立基础教育学校各项信息化发展措施和机制。通过对教师在信息化组织与管理、信息化保障机制中情况的分析,发现信息技术专业人员较少及其支持服务水平较低,城市与农村两项指标总体满意度均值占比分别为56.7%、58.9%,其中城市地区两项指标总体满意度占比分别为85.5%、88.1%。上述线性回归分析显示,信息化组织与管理、信息化保障机制建设会对信息化应用产生正向显著性影响,信息化组织与管理对信息化保障机制也存在正向显著性影响。建立以信息化组织与管理队伍、信息化激励与考评制度为主的信息化组织与管理,以及信息化保障机制的目的在于,科学地规范与保障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平稳推进、实施与运行,而这又依赖于学校信息化管理团队的领导力。依据仿真预测结果分析,单维有限的资金投入供给信息化组织与管理队伍、信息化激励与考评制度,对义务教育信息化优质均衡发展效应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结合2021年教育部对加强新时代教育管理信息化工作的目标与任务,提出以下策略:首先,将单维资金投入应用于信息化组织与管理队伍的高效组建中,明确校内外教育信息化组织与管理分工,补齐信息技术专业人员空缺的短板。其次,建立科学合理的信息化激励与考评机制、经费使用监管机制。一方面落实各类教师定期参与多形式、重实效的信息化培训,另一方面提升经费在校系统运行维护、安全维护、应用培训及队伍建设中的使用效率。最后,建立基础教育信息化评估反馈机制与监管平台,以师生、家长为主体对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进行相应评价,依据大数据平台及时从信息化组织与保障的领导层面调整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方向。
(三)基础策略
完善以数字化教育资源平台、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满意度为主的建设性投入,是推动义务教育信息化优质均衡发展的基础策略。信息化基础设施与数字化教育资源平台是保障基础教育信息化优质均衡发展的关键力量。通过对数字化教育资源平台及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满意度分析,发现仅有36.8%及51.3%的教师对其建设应用持十分满意的态度。上述回归分析也表明,数字化教育资源平台受到信息化组织与管理、信息化基础设施的正向影响,且对信息化应用产生正向影响。数字化教育资源平台及信息化基础设施是学生能否占有平等的信息化设备与资源开展数字化学习的关键。基于仿真预测结果分析,单维数字化教育资源平台及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并不能快速缩短义务教育信息化优质均衡发展的实现年限,这与当前学校存在的信息化硬软件一次性配置投入、急于求成的现象相类似。基于此,采取长效投入的运行维护机制,建立和提供可持续性使用的数字化教育资源平台及信息化基础设施是奠定优质均衡发展的基石。首先,精准配置信息化终端及可移动性设备,并以统一购买数字化教育资源券的形式保障教育主体信息化准入的公平性。其次,建立企业参与学校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维护的准入审查机制,确保学校能买得起与用得上。最后,开发具有多学科性、校本性的高质量数字化教育资源,目前,针对乡村地区学生数字化学习需求开发的资源种类较少,且艺术类的占比量更少,进而需要以乡村地区教育主体数字化学习风格及需求为主,着力建设校本性数字化教育资源,并丰富艺术类学科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使学生可以拥有长效保障的信息化设备与数字化教育资源平台使用权限,保证学生开展信息化学习机会的均等。
参考文献:
[1]王建容,夏志强.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内涵及其指标体系构建[J].理论与改革,2010(4):70-73.
[2]王璐.国际视野下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研究:理论基础、对象层次与任务内容[J].比较教育研究,2013,35(2):32-37.
[3][4]陈文竹.技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7.
[5]赵晓声.县域义务教育信息化均衡发展指标体系与监测方法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8.
[6][11][12]王其藩.系统动力学[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
[7]江婕.基于系统动力学的高校教学信息化水平提升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2015.
[8]钱冬明,王幸娟,罗安妮.基于系统动力学的教育信息化项目风险演化与仿真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9,29(8):49-56.
[9][39]牟智佳,王卫斌,李雨婷,等.MOOCs环境下个性化学习需求预测建模与仿真——系统动力学的视角[J].电化教育研究,2018,39(11):29-37.
[10]王传毅,辜刘建,李福林,等.中国“十四五”教育规模的预测研究:基于系统动力学模型[J].中国电化教育,2021(5):39-48.
[13][21]曹培杰,梁云真.基础教育信息化融合指数模型的设计与验证——基于605份“中小学教育信息化融合度调查问卷”的分析[J].现代教育技术,2019,29(11):19-25.
[14]王正青,白雪.省域内义务教育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实证研究——以统筹城乡教育发展试验区重庆市为例[J].现代教育管理,2020(1):63-69.
[15]梁云真,曹培杰.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融合指数的调查研究——来自12省2500余所学校的数据[J].电化教育研究,2019,40(11):41-47.
[16]成江荣,解月光.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J].中国电化教育,2011(2):47-52.
[17]田鹏,宋洁.中小学数字校园信息技术应用水平评估指标体系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6(9):96-101.
[18][37]杨晓宏,杜华.利益相关者视角的基础教育信息化绩效评估模型研究[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6(3):74-80.
[19]张屹,黄欣,周平红,等.中小学数字化校园管理水平影响因素分析——基于X省16个市区的问卷调查[J].中国电化教育,2013(10):36-41.
[20]吴砥,邢单霞,阳小,等.教育信息化指数构建及应用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20,41(1):53-59.
[22]白文倩,徐晶晶.义务教育信息化资源配置均衡性研究——基于2001—2018年《中国教育统计年鉴》数据分析[J].现代教育技术,2019,29(10):108-114.
[23]陈纯槿,郅庭瑾.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均衡发展态势与走向[J].教育研究,2018,39(8):129-140.
[24][28]王海,解月光,付海东.评估维度量化方法研究——以基础教育信息化绩效评估维度为例[J].中国电化教育,2016(10):97-101.
[25]吴砥,李枞枞,周文婷,等.我国中部地区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研究——基于湖北、湖南、江西、河南、安徽5省14个市(区)的调查分析[J].中国电化教育,2016(7):1-9.
[26]李葆萍,马妮娜,田承芸.我国义务教育信息化均衡性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应用[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2(5):36-41.
[27]谢幼如,常亚洁.绩效导向的教育信息化评价模型的构建[J].中国电化教育,2015(1):56-61,92.
[29]郭伟刚,李亚娟,岑健林,等.学校教育信息化绩效评价模型的设计和应用[J].中国电化教育,2010(4):36-40.
[30]万淼.基础教育信息化城乡差异性及影响因素研究[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7(6):40-46.
[31]卢春,阳小,曹清清,等.基础教育数字资源应用影响因素实证研究——以中部H省为例[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9,18(4):26-29.
[32]尉小荣,李昊龙,邓柳,等.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指数及区域差异分析[J].电化教育研究,2020,41(3):114-121.
[33]张屹,白清玉,杨莉,等.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实证测评模型及差异分析——以X省为例[J].电化教育研究,2015,36(3):34-40,95.
[34]李贺.县级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监测评估框架建构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7(7):107-114.
[35]张屹,刘晓莉,范福兰,等.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影响因素分析——基于X省14个市的实证分析[J].现代教育技术,2015,25(6):44-50.
[36]卢春,李枞枞,周文婷,等.面向区县层面的教育信息化绩效评估及其影响因素实证研究——以东部S市为例[J].中国电化教育,2015(3):67-74.
[38]陈振,昝哲.郑州市交通政策影响的系统动力学模型与仿真[J].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21,55(5):917-927.
[40]马歆,王文彬.系统动力学建模与应用研究[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9.
Research on the System Dynamic Mechanism of High-quality and Balanced Development
of Compulsory Education Informatization
Hongyan ZHANG, Yadi LIAN
(Teacher College, Shihezi University, Shihezi 830002, Xinjiang)
Abstract: Grasping the evolution law and driving force of high-quality and balanced development of compulsory education informatization from a systematic perspective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improve the timeliness of early warning and pertinence of governance. Using the method of system dynamics, this paper constructs the simulation model of high-quality and balanced development of compulsory education informatization, structurally analyzes the driving factors and internal dynamic mechanism of high-quality and balanced development, and defines the driving force and future trend of high-quality and balanced development of compulsory education informatization. The research shows that the driving forces for the high-quality and balanced development of compulsory education informatization are informatization application, informatization organization and management, informatization guarantee mechanism, digital education resource platform and informatization infrastructure, which can improve the application investment focusing on teacher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pplication ability, consolidate the management investment focusing on the construction of information organization and management team and information incentive and evaluation system, and improve the constructive investment focusing on the satisfaction of digital education resource platform and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so as to promote the high-quality and balanced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zation in compulsory education.
Keywords: Compulsory education; Promo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High quality and balanced development; System dynamics; Mechanism
编辑:王天鹏 校对:王晓明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质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者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